互联网+中职化学专业技能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安豹
[导读]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在晋级、
        安豹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科技学校
        摘要:“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在晋级、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作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也带来新的教育革命,它既对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中职生在思维特点、行为习惯和成长规律等方面正潜移默化地受着其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中职化学  网络资源
   今天我们讨论互联网+和中职化学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看到的是,学生已经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很好的信息环境,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网络资源服务于中职化学专业技能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什么质量的教学资源。
         一、明确中职化学教学的网络资源现状
         在互联网中,包含着各种形式的、符合教育相关要求的知识、信息、资料等资源,它们可以被应用到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会对教学起到辅助的作用。但是,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可以分辨出各种资源的类别,以便将其运用到合理的地方。
         在互联网中,许多信息已经存在于网络中,可是并不是能够根据人们需要自动地显示出来。因此,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进行自主搜索,把信息和资源整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之中。这些资源主要有备课资源。
        备课资源就是以往的教师、专家们在长久的教学经验中,将许多经验整理归档,最终上传到互联网中,这些资源会出现在各种文库、资源库中,十分丰富,可是需要教师有检索的能力,因为很多的资源上传之后,这些论坛和网站是很难找的,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就无法检索出这些宝贵的资源。
         教师在收集这些资源时,需要自身有很强的资源获取能力,了解很多资源渠道的信息,这样才能在资源获取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改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内容教师能根据课本来讲解,素材不够多,效果也不够好,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很被动,在课堂中缺乏参与感。而如今,加入了互联网的教学,将线上资源和线下教学紧密地连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占据主动权,更加能够体会教学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再者,化学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时显得过于理论化,这很容易让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但是,网络资源可以让这一切变得生动起来。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互联网+模式中的中职化学专业的教育,可以让许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从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对于多媒体的信息接受得比书本信息更快,这种多媒体信息也有利于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


         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设置一个相关的情景,在课堂中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表现出来,再结合当前的教学热点,时事热点等。让学生能够对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具体可感,可以主动地根据教学目标去获取知识。而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怎样创造,需要哪些资源,以及在课堂中如何将学生带入这个情景之中,并能够将其引导至学习环境之中,让其进行独立的思考。
         以《电池的不同结构》这节课内容来举例:这节课的内容需要大量的实验进行教学,可是一方面学校中不具备那么多教学资源和工具,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有的也具有相当的风险,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可是,不做实验又怕学生学不会,怎么办?首先,教师需要在网上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在课程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一个学习的场景中。在课堂PPT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电池都有哪些种类,电子和离子分别是怎么回事,在平时我们使用的电池中,有哪些是酸性的,又有哪些是碱性的。更多的,我们可以了解电池在燃烧和爆炸中会有哪些有趣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中找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怎样利用水果发电,然后再深入地理解发电的原理是什么。接着,不同的电池发电时会产生哪些现象。最后,落实到课堂中,学生在看了许多互联网视频之后,就该自己动手体会一下。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由于学生刚刚已经观看过视频中的实验步骤,那么自己操作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二)利用互联网资源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中职化学在教学中和学习中有很多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很难突破这些知识点,那么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帮助了。
         例如,还是刚刚提到的《电池的不同构成》这节课。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学生常常会将电子和离子搞混,没有直观的概念。那么这时,教师就应该将这一问题反馈到交流平台中,同时在平台中寻找有无已经解决过的经验。然后再在互联网中寻找,看有没有相关物质的结构图或视频演示。当找到这些资源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这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单子和离子之间的位置、结构等。
         三、结语
         学生在课堂中接收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很多地区的教学水平不够,还会让学生所受到的教育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想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落后于时代,就需要扩宽学生的视野,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搭乘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将教学和学生引导向一个更加具有开放性的平台,提高中职化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也在这种提高中发展中职化学专业教育独特的互联网+模式。                
  参考文献
[1]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和途径[J]. 姬昆.??决策探索(中).?2019(11)
[2]试析职业学校化学课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创设[J]. 李太平.??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