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凤海
黑龙江省明水县第一中学 151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尤其面临高考,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顺应现代发展的脚步,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着力完善教学模式。进一步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保障,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方法与对策
0引言
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快速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现如今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比较繁琐,高中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应当加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保障高中生的数学成绩。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对高中教学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例如要着重教学学生的思维发散,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而更多的要求就在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这篇文章中,我以新课改的环境为基础,简述了怎样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能力。
一、必要性分析
由于高中的数学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囊括的理论知识较多,知识较为抽象,高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和困难,这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无法有效地进行。虽然教师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制定了教学计划,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课堂的发展来看,低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高中生的数学成绩止步不前。另一方面,某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速度,忽视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阻碍,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教学的实际效率。因此,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的过程中,为了使全体高中生都可以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教师必须要对高中的数学课堂进行优化和创新,遵循新课程改革下的基本要求,不仅要保障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效率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有效策略
2.1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要有一个科学的教学方式。
2.1.1形成以学生为着重点的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着重点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预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供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回答问题,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2.1.2教师既要统一教学要求又要因材施教
教师的教学虽然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到统一教学要求,但是每一位同学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还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二者相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还照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所以教师要多注意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情感,再依据教师所掌握的信息在开展教学。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2.1.3教师要对自己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师生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可以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对于陈旧的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摒弃,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教师在教学对数函数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与指数函数相比较来进行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这种类比学习,以此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学习这张知识点2.对学生学习方式要进行改进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学习,是单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主动的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高中数学的知识繁杂琐碎,这样的学习是枯燥的,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所以,高中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多进行积极向上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就会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结果,提高了学习的成绩。
2.2有效的常规养成策略
培养良好习惯常规,就是教师依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督促检查就可以自觉学习的目的。我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而且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从小方面入手培训。例如,我在上课之前就要求学生把课本,演草纸,笔记准备好;每隔一周或半个月的时间就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每一位同学都要准备错题本,将自己检测的错题抄写上去,并定时拿出来分析;每一位同学在预习之前都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常规虽然都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经过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很大的进步。例如做笔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错题抄写可以调控偏差,分析错误;预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文章表面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得学生的思路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的能力。
2.3教师的评价方式要进行改进完善
2.3.1教师的评价要着重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
教师在之前的教学评价中,只注重学生最终的答案,从而忽略了解答的过程,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对思维过程没有进行评价,这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只注重最终结果,从而忽略了过程,使得学生无法正确把握相关的知识点,还会影响学生的科学思维。
2.3.2教师不光要自己进行评价还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之前的评价模式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被动的接受,而依据新课改的标准,学生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被评价过程中的态度,让学生乐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和批评,改变以教师为着重点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高中教师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事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保障课堂的效率,必须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具体要求,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不仅要保障教学氛围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高中的数学课堂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玲玲.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2).
[2]张明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153-153.
[3]沈立国.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华章,2010年24期.[4]胡元洁,董意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0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