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英
广西省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红军小学 广西 桂林 431402
摘要:数学是现实世界数量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表达成分,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科目。它不仅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更是与其他科目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重要纽带和连接桥梁。能否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门学科,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成为了老师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基础教材、举一反三、纠错本
引言:所谓的应用题就是把数学中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逻辑处于有待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因此导致他们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当中因为对题目不理解,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不熟练等等,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数学的心理状态。所以,基于这个现象,我将会从基础教材内容,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纠错本方面出发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教学应用题的效率。[1]
一、重视现有的基础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俗语说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应用题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它的出发点和本质是不变的。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深究其现象的根本原因,单调沉闷的课堂环境,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成为了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践当中,应该要从现有的基础教材内容出发,为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基础教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构建丰富的课堂环境时,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创新课堂环境。
例如,学习六年级下册概率和统计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在课程开始可以问学生,老师向上抛出一个硬币,那么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样吗?老师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讨论过后,老师点名让学生回答。活跃完课堂环境后,老师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并且联系教材后的相关习题。学生预习完课本后,老师对学生说,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入概率和统计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前,请大家看一下老师在黑板上的习题,3个兄弟姐妹,在只有一台电视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想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大家会制定怎样的规则才会公平呢?老师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教材知识进行论证,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夯实的基础知识来达到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很好的辩证了学生在学习应用题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运算之间的关系。老师讲的再好,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应用题的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是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类型,同样的知识点转换别的形式,学生就不易理解,就出现不会做的现象。
所以,根据此现象,老师在培养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时候,要重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3]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的教学内容时,在教学内容开始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出课件中的比,巩固知识后,老师通过一段视频的播放,视频中有讲解到比的意义和应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老师问学生,通过刚才的视频播放,大家对比都有了夯实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老师问大家展示两个应用题,把10根先棒,按照1:4的比例,分成两堆,大家会怎么分?两个好朋友,朋友A投资10万,朋友B投资30万,预计两年后盈利80万,那么盈利的钱应该怎么分配会保证公平呢?这两个应用题虽然题型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考察的是比的应用。利用这种有对比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建立起学生的知识框架,充分利用纠错本在数学应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当中,每一个数学的知识点都是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可是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当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难建立起自己的思维逻辑框架,不能够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有效的连接起来。所以这也是造成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感觉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的时候,学生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思维逻辑框架时,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把每一道错过的应用题总结在一个专项的错题本里。通过这个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圆的周长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进行结合教学,同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圆的周长进行知识的填充。除此之外,学生在练习相关的应用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将错题总结在本子上,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有关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所以,为了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当避免单一的形式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应尽力的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有趣的,丰富的课堂环境。以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为基础,举一反三的能力为动力来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要对数学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调整。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周文星.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9(30).
[2]周春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职业技术.2017(09).
[3]杨中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教育界.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