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作栋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南坝中心小学 甘肃省 金昌市 737200
摘要:数学看似与生活无关,实则息息相关。数学是客观世界所反映出来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可以全面反映生活实际例子。当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或者借鉴时,可以产生奇妙的火花。随着数学越来越深奥莫测,学起来更加索然无趣,学生难免存在逆反心理。因此,整合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优势互补条件,可以改善数学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热爱数学学科,实现有效学习数学学科。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如何在小班额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旨在提供教学参考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班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设计
目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司空见惯,不再是热门焦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堂将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学生可以改变对数学课堂的最初印象,彻底唤醒内心学习数学的欲望,将更多精力投入数学学习中。因此,为了取长补短,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各自的优势。
一、教学准备阶段,借助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成功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低年级学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现代信息技术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成功进行情景导入,学习效果也比较显著。而中高年级所要接触的数学难度更大,学生更加容易厌学,将信息技术整合其中,改善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本能被唤醒,开始热爱学习,学习效果肯定显而易见。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如何画圆,还可以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还可以想象生活中哪些事物与圆有关。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或者生活例子,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补充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现场演示,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地分解和演示,如卡通动画形象一样,正中学生的下怀,让他们愿意集中精力学习数学知识。当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逐渐形成意识或者习惯,对数学课堂青睐有加。届时,不再需要教师督促学习,他们也愿意自主学习。这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效果,也促成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学实施阶段,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成功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根据个人教学习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导入信息技术,学生将是主导者,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减少心理负担,提高创造能力,开启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的抽象化变成具体化,旨在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讲解《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诸如不规则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等。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比看书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也会在这些几何图形中,理解三角形的原理,为学习三角形插上想象的翅膀。当工人稳当地站在人字梯上施工时,学生不必担心他们的安全,因为人字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确保工人作业安全。当学生骑着自行车上下学时,可以见证自行车的三角稳定结构,不必担心因为自行车散架而受伤。这就是信息技术带给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可以锁定学生的目标,还可以直观演示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问学生。教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多媒体学习很多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请问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多少度?”学生:“老师,180度。”教师:“不错。
还有,你们可以说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使用了三角形的原理吗?”学生:“自行车架、篮球架、相机三脚架、建筑物、太阳能热水器...”教师:“真好。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大家可以多加留意。”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对课堂学习效果了如指掌,对教学水平心知肚明。信息技术将数学学科整合后,开始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形成,促使学生学会发散思维,愿意思考课堂未能达到的领域,促成理想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电脑操作如何画三角形,如何将不规则三角形变成等腰三角形。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教会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当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时,也就学会自主学习。教师不再需要督促他们学习,而是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当中,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懈努力。
三、教学验收阶段,依托信息化工具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通过信息技术搬上数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处理生活中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了解数学对生活来讲非常有意义。数学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学科,它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也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了解数学的实用性时,也会提高学习数学的动力。比如在教学《正方体》时,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正方体的组成结构,理解长度一样的长、宽、高可以组成正方体。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身影呀?”学生:“房子的内部空间、储物柜、积木、冰箱...”教师:“正方体可以构建空间思维能力,有利于从事室内设计或者建筑方面。”学生:“老师,正方体特别有趣,我们喜欢学习。”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发现正方体的作用,愿意为此努力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将生活的实际例子通过多媒体引入数学课堂教学,那么,数学课堂也会变得栩栩如生,趣味十足。归根到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相关难题,那么,学生也会乐此不疲地学习数学。这样,不用教师督促,他们也可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数学的感情日益加深。而信息技术可以加深他们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认识程度,有利于他们开展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
四、课外强化阶段,使用信息化素材塑造学生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的解题思路有多种方法,数学公式的推算过程也不止一种方式,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课外时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搜集同一个数学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比如了解《圆的面积》,关于圆的四分之一面积就有不同求法。一种是计算整个圆的面积,然后乘以四分之一;一种是计算半径的四分之一,再四分之一圆的面积。反正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检验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业余时间可以布置更多数学作业,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体会信息技术的强大的同时,也体会学习数学的魅力所在。
五、结论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小班额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体现了两者之间优势互补的特点,将为数学教学提供参考意义。因此,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斌.试论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J].读书文摘,2019(09):101.
[2]赵海燕.教育信息化下小班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J].天津教育,2019(1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