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军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272000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已经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还要求学习探寻理论的路径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接下来,本文想要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培育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价值观;培育路径
价值观教育是否和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兼容,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教材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青岛小学数学教材挖取生活场景,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解决疑问并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该教材将知识点和内容合理编排,清晰对照,学生能够明白的学习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教材超出了以往数学教材枯燥编排的桎梏,充满趣味性,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转变了过时的数学思维模式,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想象力,并对学生进行生活启发,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根据这套教材的启发,本文将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与价值观培育怎样融合的教育思路。
一、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青岛版把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场景都搬到了教材里面,每种生活场景都会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数学逻辑。比如二年级数学下册中,有运动会相关的章节,小学低年龄段学生尚处于生长发育中,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知识中来,该版教材就是针对这一着力点进行的积极尝试,其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运动会场景中的参赛运动员数量、运动员分组、四百米运动、观赛区座位数的比较等等都是数学运算的要素。章节中的整理环节,继续分析了运动场地的形状,这又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概念,甚至还有统计学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运动会的生活场景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无一不体现出教材设计者的精思妙想。该教材实实在在贯彻并向学生传达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价值观理念。这种运用生活实践场景提高学生对数学认识的方法就是新课改要求的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理念目标。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要开拓思路、解放思想,拓宽课堂内容。定理不是用来背诵的。我们应将数学运算、数学模型结合到日常生活中来,让孩子们加深印象,更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模式和定理。很多数学家就是观察到生活中的现象后,提出并总结出了经典的数学模型。把这种思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让学生跳脱出应试教育的藩篱,恰恰是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这种生活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构建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锻炼学生们互助合作。比如安排一个实践场景,老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们共同讨论,练习了表达能力,分享了心得体会,还在互助中学到了团结合作。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大家集思广益,会让人更快速地成长进步。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学会分享、互帮互助的积极价值观。
二、用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勤奋自律
学习不是一个短暂的求学过程,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传统课堂上,教师课堂讲课,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不太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授课、学习、复习、考试,这些过程在某些孩子心中就是一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们变得消极怠惰,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拖延症”之说也能在一些孩子身上得到体现。这既不利于后续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不利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改中的关于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恐怕也是由此得来的总结思考。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中存在此种困境找到有益的解决办法。自主学习就是锻炼学生掌握良好价值观的一种教学途径。
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发现、解决、完成。青岛版教材中就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该教材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模式。数学学习不再是课本上简单枯燥的用例题引出知识点,然后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不仅对学生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让他们更勤奋学习,也由于没有了老师这个辅助,学生学习就要具备自律性。知识点是否真的通过研究思考掌握,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形成了自我认知,培养了勤奋自律的价值观。
三、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进步发展
对待学习保持热情,遇到困难也不怕,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应对困难。这不仅是对待学习应有的态度,也应该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正确价值观。这是老师最应该传达给学生的价值观。以往简单的百分制评价体系并不能带给学生们这种从容的自信心。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改革,我们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产生正向评价,进而让他们更具备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中引入价值观培育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向。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做的每一项有意义的尝试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更加完善的个体。
参考文献:
[1]姜立刚,罗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0(20):37-40.
[2]黄益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8(09):52.
[3]王友娃.小学数学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渗透路径[J].教育界,2020(3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