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袁春华
[导读] “生活即教育”。
        袁春华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向阳小学
        摘要:“生活即教育”。在深入理解陶行知思想的基础上探析数学教学新方向,能够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教育合二为一,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选用生活化语言、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开展生活化实践等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以增添数学课堂魅力,达到有效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对策
        著名教育家华罗庚曾这样说到:“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从生活视角入手,力求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展示变化莫测的数学知识,让生活元素妆点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一、选用生活化语言,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托里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理解这句话,认识到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试想,一节数学课教师若直接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会获得怎样的学习体验?是及其乏味的、枯燥的,学习兴趣也不高。但若教师能够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倾向,运用带有生活化色彩的语言做教学引导。就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知识与自己的无限接近,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选用生活化语言,活跃课堂,激活教学。如教师可在教学时,先从关心学生入手,和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昨天休息的怎么样?”、“今天的感觉怎么样”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趣味的以生活化角度引出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水到渠成,十分顺利。学生也能够在与教师激情互动中走近数学知识,课堂气氛始终高昂。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如临其境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遵循心理学研究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如临其境的感知中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生活知识。学生会在情景体验中惊喜的发现,原来所忽略的生活点滴,竟然饱含着无限数学魅力,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
如在学习“利息”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老师家里有1万元,可是钱放在家里不安全,老师应该放在哪里呀?”,学生回答后,教师抓住生成,继续引导“如果放在银行,老师应该怎么存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进而引出“利率”以及“储蓄的相关事项”等知识,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直接体验到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再如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学生们直观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如屋顶、衣架、指示牌等。让学生们思考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给学生以视觉刺激。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学,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实现从生活具象到数学抽象的转变。
        三、提出生活化问题,感受数学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就要适当的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指引学生的学习思绪。教师提出待遇生活化色彩的问题,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原来充斥着数学色彩,从而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如在进行“植树问题”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植树问题,做小组思考,提出“马路路灯的安置”问题。这一具有生活性色彩的问题实际上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引导学生们小组讨论,集中思考问题。既解决了生活问题,又理解了生活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能够实现学生数学建模、数学思维等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学科的价值。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学以致用感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发现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原有数学课堂上的作业布置模式,不要“题海战术”的去压榨学生,这样只会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不利于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教师可以从生活化角度入手,设计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动”起来,学生们在趣味完成作业中能够感受到作业的无限魅力,同时能够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生活作业:
        (1)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进行简单购物,自己利用人民币结账;
        (2)通过辨识人民币面值,进行结账计算,核对小票;
        这样的作业遵循了生活化理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更到位,学习记忆也更深刻。
        结束语;
        总之,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学生引入到生活中,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课堂上。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补充、教学创新、教学拓展,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才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南北桥,2020(04):67-67.
[2]何盛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好日子,2019(27):216-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