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继林
[导读] 数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下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杨继林
        雅安市雨城区第六小学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下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各个阶段的数学教学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区别。其中,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基础性,考察了学生对于学科概念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内容的应用等等,同时,数学具有逻辑性、推理性和思维性和创新性,其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学科的教学要点,创新意识的形成能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独特的思维和观念,这也是学生学好数学和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的要素。[1]本文将重点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出发,提出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培养原则 培养策略
        创新意识,是指在本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其灵活应用,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调用,从而产生之前不具备结果的意识和方法。同时,在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对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将之前知识的盲区进行解决和学习,也是创新意识的表现。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实际原则
        实际原则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第一:学生的实际。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包括理解能力、基础知识、思考层次和思维方式等等,学生的差异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素,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将教学切实到各个学生。第二:内容的实际。大部分教师会将创新意识的培养集中于问题解答上,问题确实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但教师也必须保障问题的真实合理性,从而使学生能调用自身创新意识使知识走向实际应用。
  (二)主体原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尤其是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前提的教学下,教师必须保障学生的有效参与、知识的合理反馈、学生的提问内容、学生的交流讨论和学生的思考方向等等,主体性的凸显不仅仅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保障基础。[2]
  (三)思考原则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是基础,对知识的深层思考是重点,知识的消化理解满足了问题和考试,而知识的深层理解则满足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多维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质疑、反拨、思考和探究的平台,使学生从自身思维能力出发去思考问题的解答,从而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形成创新意识。


        二.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问题为知识做框架
        小学是数学学科的起步阶段,因此,知识常常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一个实际问题作为框架去搭建课堂,通过知识的逐步深层学习去改变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问题的组成和知识的嵌套使用。[3]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为例,在课堂前期,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线段、直线和射线,让学生自主思考它们的区别,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展开学习。再根据射线的定义和概念去构造角,利用不同的画法去构造具有不同角度的角,引导学生去探究特殊角之间的关系,最后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在这次课的学习中,知识的学习是递进的、具有直接关联性的,这样开展教学能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起因和多维应用。
  (二)问题和创新做交互
        问题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平台,而创新意识又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可以利用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意识去构造问题,达到问题和创新的交互。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为例,实际的教学问题往往是由未知方程去求解未知量,这种方式缺乏一定的新意,因此,教师在开展完教学后,可以直接给出未知量的结果,比如x=6,让学生自主去完成方程的构建,比如x/3+8=10、6x-3x=18、6÷x+8=x+3等等。引导学生去还原问题能加强学生理清问题的出发点和考察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三)营造创新思考氛围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在良好的氛围营造下,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和质疑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和信心。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为例,在开展完教学后,教师可以以一个较难的问题出发搭建创新思考的平台,比如在掷骰子游戏中,掷出的点数小于4和大于四的可能性,哪个大?让全班学生去思考和探究问题,5分钟后,请学生分享和简要分析自己的解答过程,其他同学在听完后,进行质疑或赞同。数学是一个极其严密的学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正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搭建创新思考的平台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核心和性质。
        三.总结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黄金时期,其中,数学具有独特的教学内容和学科魅力,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保证主体原则、思考原则和实际原则,从原则出发去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堂,从而保障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同时使课堂更具有效率和质量。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玉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19(31):74-75.
[2]李文辉.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65.
[3]谢泽莲. 论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A].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C],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