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涛
南京技师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思维工具,具有提高记忆效果和改变思维方式的作用。在技工院校物理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助于物理教学实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物理;思维导图;教学初探
思维导图又被称之为灵感触发图,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是一种图像思维工具,有辅助思考的作用。具体而言,思维导图结合了人类大脑放射性思考方式,人类在用脑思考时,会先形成一个思考中心,然后从中心发射出多个节点,这些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放射性立体结构,这便构成了人类的大脑记忆,而思维导图就是契合了人类大脑这种放射性思考方式,运用文字图像相结合的方式,把知识主题或者关键词通过隶属关系或者等级关系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记忆链条。利用思维导图这种思考辅助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左右脑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思考,加速记忆。因此将其应用到技工院校物理教学中,势必可以挖掘学生大脑潜能。
技工院校物理是一门相对抽象和高难度的科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技工院校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可视化地呈现出来,展示出逻辑结构,促进学生理清脉络,使其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关系图,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预习,提升预习效果
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复杂的,因此对于多数学生而言,物理学习比较困难,而课前预习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教学知识有所了解,从而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不但可以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保障,还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预习中却不得其法,因此整体预习效率比较低,并没有发挥出课前预习的教学辅助价值。思维导图以章节知识主题为中心,将知识概念细化分支,形成有组织性的知识脉络,可以让学生对章节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认识,这无疑是有助于提升预习效率的
如加速度这一节,可以将中心主题定义为“加速度”,一级分支分为“定义”﹑“公式”﹑“物理意义”﹑“方向”﹑“大小”和“应用”等,学生分类明确,按知识结构进行预习,收效较好。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与传统的纯粹阅读教材内容相比显得清晰明了,让学生找到预习重点,使其大概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提高预习行为的针对性。
二、思维导图讲述新课,强化师生互动
技工院校物理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零散,对师生双方来说均是一个严峻挑战,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新课的讲授,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制造更多互动良机,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因此,技工院校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先查阅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遇到的疑难点,据此找到教学重点,再往思维导图中增添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使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曲线运动”一节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中心主题“曲线运动”,一级主题“定义”﹑“方向”﹑“线速度”﹑“角速度”﹑“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后,然后对每一个知识进行突破,学生也在下边用同样的思维导图记笔记,一节课下来,知识脉络清晰,学生笔记简单且具有思考性,便于巩固知识,改变了教师上课用PPT在黑板上不留下任何痕迹的现状,黑板上展示了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记笔记时间不够的问题。
这样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讲授新课内容,显得极具层次感,同步搭配实验与问题制造更多互动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收获成功的体验。
三、在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物理知识体系复杂,知识点之间层叠交接,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点遗忘或者知识点混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定时引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从而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不断在头脑中内化,并实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物理知识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在学习完“曲线运动”一章后,可以把“曲线运动”作为中心主题,以“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几种典型的曲线运动”为一线主题,画出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学生要先进行思考,每个主题放在什么位置,每个主题要多少篇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要完成这个内容,就要对整章知识达到熟悉的程度,用这种方法来整理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调动学生复习参与。这种复习方式不断减少了大量文字书写时间,同时还能更好地捕捉重点,是高效复习的体现。
又例如,在实施“力的合成与分解”复习时,教师可制作出思维导图的大体框架,分为两大部分,关键词分别为“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其中力的合成又辐射出概念﹑合力﹑分力﹑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合成方法﹑力的矢量特性﹑求合力的方法等;力的分解则辐射出概念﹑遵循原则﹑分解方法和步骤及各种分解情况等。之后,教师将思维导图的框架交给学生,由他们负责填充完整,使其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展开复习,如:合力是几个力的等效力,是互换不是共存的;几个力的作用点相同,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即为共点力;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就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方法有几何作图法和计算法;力的分解中分力与合力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等。
思维导图已引起广泛关注,应用和实践研究逐步开展。在技工院校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体系更加系统,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实现学习内容图式化思维过程可视化以及零散知识点的一体化,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精力、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辅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可行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丽.思维导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9.
[2]马先伦浅谈思维导图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才智.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