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如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中心幼儿园,272000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组成,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德育教学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阶段是幼儿一生中最重要的“打基础”阶段,这在是培养幼儿良好思想道德地最佳时间,因此幼儿教师应该能够抓住这个时间段将更多的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终身受益。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前教育;分析探讨
针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开展德育教育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一些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德育教育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使得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做人的习惯。由于幼儿在出生后,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适应,所以该阶段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使得幼儿得到全面地提升。
一、了解幼儿针对性实施德育教育
孟子说过:“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对待别人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一名学期教育地教师也应该能够将这样一个理念秉承下去。想要为幼儿开展更多的德育教育,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学会了解幼儿,通过了解这些幼儿的思想以及行为能够有针对性地将一些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中,最终使得幼儿能够全面得到提升。虽然教师对于幼儿的关爱普遍地存在于教学中,但是一些关爱的方式以及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关爱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能够在关爱和尊重中收获更多的德育教育,在幼儿长大以后偶也可以将尊重以及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继承下去。
二、通过表达爱实施德育教育
通过长篇大论的讲解开展德育教育,幼儿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理解这些理论,相反幼儿对于教师讲的内容还会产生抵触心理,因为教师可以通过传递爱的形式拉近自己与幼儿之间的距离,通过爱的传递使得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地沟通,从而将爱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应该着重打造一个充满爱的教学环境,通过环境的创设使得幼儿能够进一步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亲亲、抱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可以与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幼儿对于教师的信任就会提升,这样就可以使得教师的言语能够得到幼儿的认可,为开展下一步的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将更多的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比如,教师与幼儿之间玩过家家的游戏,将团结合作的美好品德融入其中,让幼儿能够通过合作提升自己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把握好最佳的德育教育时机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把握好时机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幼儿在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玩具发生争抢,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谦让。
并且可以通过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重要性,比如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解给幼儿,幼儿比较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以及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幼学会谦让的品质。此外,在学生浪费事物的时候可以通过《悯农》这样的故事改变成小故事让学生学会热爱粮食,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类似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教师需要有一双学会观察的眼睛,通过观察幼儿的这些行为对他们言传身教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思想道德的教方式,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合理应用在教学中。
四、以身作则实施德育教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为幼儿实施德育教育最好的教材, 教师在平日的都一个行为都很可能被这些幼儿所效仿。可以说教师就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就是教师的一个影子。所以说教师的形象对于幼儿开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对与教师一种都有一直胆怯以及崇拜的心理,所以幼儿对于教师的行为也会进行不同形式的模仿,可见教师的这些行为对幼儿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时时都能够要以身作则,正确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就能够使得幼儿学到更多良好的品质。例如,地上有废纸,教师当着幼儿的面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样幼儿就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去感染每一位幼儿。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教师应该能够在教学中为幼儿树立更多的榜样,而不是一味地向这些幼儿传授一些知识,这样能够使得更多的德育教育融入学前阶段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思想道德变得更加良好。
五、将爱的教育融入其中
爱心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应该将爱心教育融入教学中。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没有一个分辨能力,即使教师给幼儿讲解,那么幼儿也很难理解,做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幼儿放映一些有关关爱小动物的视频,或同伴遇到难过的事情能够陪伴同伴,关系同伴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关爱他人,并且能够让学生知道关爱他们自己也会收获关爱的。爱的教育时使得幼儿能够学会认知善恶的基础,什么是爱?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的展示让幼儿进行感受,幼儿在学会了爱的基础上,就会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爱社会、爱祖国,最终小爱汇成大爱,这也是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内涵,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爱的教育投入更多地探究,通过更多科学的方式对实施爱的教学,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得到素养,使得幼儿对自己的言语以及行为有个更加合理的约束。
结束语:对学前阶段的幼儿进行呢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更多有效的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中,让幼儿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到更多的良好品质,从而将幼儿的思想以及行为方式都有效提升,为幼儿在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儿童学前教育[J].现代营销,2018,(3):321-321.
[2]吴幼琼.幼儿学前教育浅谈[U].读与写(上,下旬),2018,(11):260- 260.
[3]包莉.浅谈儿童学前教育[J].未来英才,2018,(2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