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希望小学 四川省资阳市 641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思维可视化的教学优势日渐突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信息技术发挥思维可视化的教学优势。[1]本文主要阐述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
一、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不够成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甚至部分低年级的小学生依然在依靠图形图画等认知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思维可视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发挥着很大的教学作用,其中包括: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维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而且思维可视化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以图形、图画甚至更有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中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思维可视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且学习程度较难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充满学习的动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发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去主动的获取知识。利用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录像等形式,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进行可视化,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通过声文并茂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分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比如说可以设计一个动画场景,视频中在播放小兔子分胡萝卜的场景,兔子妈妈一共有5个胡萝卜,将3根胡萝卜分给了大兔子,2根胡萝卜分给了小兔子,那么大兔子吃掉了这些胡萝卜的几分之几呢?通过这个动漫的引入向学生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思维可视化,降低教学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可视化的手段辅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将思维的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思维可视化,利用图形、图画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变得更直观,让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产生碰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降低教学难度,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形象化。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圆面积的求解过程,教师可以搜索相关的视频展示到课堂中,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思维转化过程表述出来,另外还可以进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
3、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构建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互动性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并充分参与课堂中进行思考。[3]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让学生在互联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在思维活跃的状态先,经历认知结构调整和充分组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构建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四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动态的几何画板探索几何关系以及交互性的特点,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平移、割补或者旋转等操作,把三角形转变成为四边形,让学生在动态的操作中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构建,最后推断出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中,并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构建的过程,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探索教学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思维可视化,降低教学难度;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构建过程,让思维可视化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并充分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1]基于“思维可视化”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探析[J]. 林凌燕. 新课程导学. 2020(13)
[2]思维可视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分析[J]. 吴玲娟. 新智慧. 2019(31)
[3]探索思维可视化 掌握数学学习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研究[J]. 林喜艳. 福建教育. 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