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桂宁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桂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 广东 佛山  5285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本文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定义,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创建高效课堂的措施来浅谈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意义  措施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主要特点是“自主学习,勤学好问,高效学习,合作探究”。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一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的增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方式获得的,是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三看师生、生生之间是否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度过一堂愉快的课堂。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实行质的飞跃,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并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独特见解,让思维冲击思维,让思想碰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在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传统课堂上,教师沦为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学生是接收知识的工具,师生同为知识的奴隶。而高效课堂,可以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意义,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睡眠、健康、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翁。
(二)高效课堂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传统的教育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其担当的角色,就只是“施教者”。这种角色极具有限性,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渠道变得狭隘。而高效课堂翻转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变成引导者、沟通者,协调者。在角色的冲击下,教师不断思考其定位与自身职业发展,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能力。其次,一堂课是否高效,教师的备课环节至关重要,备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每一个环节都能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创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为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其建立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与平等。高中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后多去了解和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当中,才能走入学生的心中,才能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设计有趣的情境导学,引领学生走进高效课堂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首先要创设个性化的情景,让每个学生有感触,有思考,有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这堂课成为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堂。
        比如笔者在讲授线面垂直一课中,先让学生在长方体模型中找到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例子,告诉学生线面垂直的概念,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才能证明线面垂直.在此过程中学生,让学生从这个有趣的长方形模型理解线面垂直,由具体到一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又如在讲授正余弦函数图象一课中,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物理中《简谐运动》的小视频,从这个有趣微课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轻松的领会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而在讲授正余弦函数图象平移伸缩变换一课中,笔者使用几何画板工具创建图象的平移伸缩变换的动画,让学生从这个有趣的动画中开始学习,由生动形象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平移伸缩变换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的导学稿,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古语有言:因材施教。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一直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使用导学稿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进行合作,甚至在难度比较大的学习内容里,更显得合作的重要性。毕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教师不能时时刻刻在旁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而导学稿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起探究,一起进步。因此,一份精心策划的导学稿至关重要,是激发学生动机,是引导学生领会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关键,能让学生做到轻松自主预习,在合作探究中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导学稿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展开的,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做到有的放矢,节省不必要的迷惑思考时间。
2.学习知识结构合理。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性大,学习内容难度偏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学习知识结构让课堂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不同的学习任务过渡自然,层层递进。
3.学习内容的引导性。导学稿内容应该具有导向性,让学生的思路能顺利地展开,快速地解决问题。比如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求知、由特殊到一般的启发性引导。
(四)学生参与课堂,做高效课堂的主人翁
        高中数学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较难学的一门学科。高中阶段的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要求比较高,逻辑性思维的学习建立过程比较单调枯燥,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长期以往,学生脑海里形成了数学学科是枯燥难学的印象。因此,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学数学,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进一步影响后面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从而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参与课堂,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理解基础知识,有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可以很容易洞悉题意,学习数学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比如笔者在讲授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中,事先准备好一条定长的绳子,让两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数学实验,将细绳两端分开并且固定在平面内的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之间距离时,用粉笔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平面内慢慢移动,进而画出椭圆的图形。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课堂的效率大大的提升了。又如笔者在讲授正弦定理一课中,在讲解例题时,让一个小组的所有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道例题的讲解,一个组员完成板书,一个组员来点评和分析,一个组员来总结归纳,教师做最后的精评。在这个合作学习过程中,由学生来完成板书、点评、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翁,学生树立了信心,进而课堂达到了高效。
        总之,在创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道路上,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尝试,坚持不懈地探索,不断总结与反思。只要我们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怕困难,把握关键,一定可以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上写上辉煌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浅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
[2]李洪源.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
[3]任志儒.刍议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