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导学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彩霞
[导读] 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提出了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
        杨彩霞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100
        摘要: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提出了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开始提倡与践行素质教育,并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教育指导策略,高三地理而来复习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与新的挑战,为了能够使地理复习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新兴教学模式诞生,比如导学案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激发以及兴趣引导而言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可以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提升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成果。
        关键词: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
        引言:复习课主要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巩固,主要学习任务是:构建已学知识的网络框架,巩固基础,强化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复习课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教学方式陈旧古板,学业认为复习课的知识都是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并不重视,教师也经常感觉到教学实施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复习课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不理想。事实上,复习课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非常有帮助,可以为后期的新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而言十分重要。
        1.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目标简述
        高考地理的考核内容与要求主要有:能够获取与分析地理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地理信息与基础理论,对地理事物与现象能够通过基本原理与规律进行分析与探讨,能够解答地理问题等。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的重点开始向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方面转移,高考试题不再只是单一化的聚焦在地理知识的覆盖方面,而是关注对学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因此对于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三地理的一轮复习主要是以章节为单位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构建各个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各章节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对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基本的理解与把握。而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更深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提升,这也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具体目标有:首先冲全面基础的复习转型成为专题复习,重构知识框架,构建主干知识体系;然后通过了解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他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来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最后根据各种题型的特点与规律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考试技巧。
        2.导学案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的应用意义
        导学案又被称之为学案导学,也就是指将学案作为手段,以导学的方式,通过教学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开展师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零零一年国家就针对基础教育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工作,提出了通过改变课程过于关注知识传输的局面,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化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改革思路。也是从这开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入教学改革的行列,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教学方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导学案的基本构成结构有学习目标、预习教案、课堂教案、课后教案这四个部分。
        导学案可以有效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
        在经历一轮复习之后,学生的知识点框架都是零散的,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框架综合起来,找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在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学生在面对地理问题时,才能更加的从容淡定,不至于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背景所提供的信息,提取有关的知识点,进行组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只有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与框架,才能灵活运用各知识。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解决问题。高中地理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地理环境,包含一些地理要素,涉及了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而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达到更加高效的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地理问题,这是高三地理教师有待思考的问题。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使用导学案,将模块知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导学案的优势,是达到高三二轮复习目标的关键所在。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堂中,教师合理使用导学案打造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凸显出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高三的学生更加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以导学案作为基础,根据导学案的专题学习要求进行知识复习,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合理使用学习资料,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地理知识运用的能力,在知识回顾的过程中,如果有出现疑惑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中与同学或者是教师一起探讨。
        3.导学案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中的应用建议
         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导学案中的第一个栏目,指引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根据学案中的教学目标,学生课前就可以对自己现有知识和水平预估,并在课前通过学习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课后也可根据学习目标检验自已是否达到该节课的复习要求。以“农业区位与农业发展”主题为例,导学案中具体的学习目标为“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学会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掌握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制定科学的课前预习目标
        在高三的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文全部复习,并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建构整节课的知识结构图。而高三地理的二轮复习不仅仅是回顾和重新学习知识,更是通过教学目标联系地理学科内相关的知识进行整体认识建构的过程更是思维整合、方法总结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构十分重要,地理教师可以在二轮复习的前几堂课中用半开放的建构图来指导学生建构,之后由学生对每个专题进行思维方法和能力的构建。
         运用典型案例考察学生
        二轮复习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是一道综合题,可以运用典型的高考试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阅读”“活动”中的案例设计问题。为了实现二轮复习的第三个目标,地理教师可以把典型案例放在课前部分让学生尝试作答,并且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作答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可以是认识的错误、表述的错误更可以是思维和方法上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结束语:高三阶段,地理学科二轮复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复习的教学任务确实十分重的,为了能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导学案的使用,导学案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目标,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运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韩金荣.基于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导学案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1):45-47.
        [2]霍静.教学案在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66-67.
        [3]詹传菊.核心素养下的高三地理有效复习策略初探[C].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1.
        [4]张美绚.例谈“问题式”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课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5):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