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万刚
[导读] 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占有重要地位

        万刚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  四川  泸县 646100
        摘要: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地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首先要帮助学生对地理进行系统科学的认知,潜移默化的培育出学生的研究精神、探索精神和求知精神。教师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会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或是师生共讲一堂课等方式给学生带来地理的新鲜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与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实际掌握与应用能力。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能力
        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现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去了解万千现象的成因和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研究深入学习的能力对他们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会消耗学生对地理的乐趣,丧失了对自然万物的探索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能力也逐渐丧失。 因此,教师要切实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坚持素质教育为初心,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改革地理的学习模式,做一个传授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愿意去研究地理现象背后的成因,培养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发展出学生的探索能力
        地理是我们的具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密切的一门学科。我们生活在自然中,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地理知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让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有所运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地理自信心,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地理知识的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现有资料,比如一些统计数据、照片或者某种现象等等,让学生思考并探索其中的规律或者原理,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规律,并且积极探索研究其背后涉及到的地理知识。[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本城市的热岛环流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出其中的地理原理。城市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因此,城市中心区气温一般比郊区高,所以人们把城市中心区称为“热岛”。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在中心区上升,在郊区下沉;高空气流由中心区流向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中心区。于是,中心区与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这种热力环流称为“城市热岛环流”。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地理需要投入实践的科学。

遇到实际中的人文现象或自然现象,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分析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索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学生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方法,针对问题设计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案,实践过后进行总结,不断提升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探索真正的地理现象,老师需在旁边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犯的错误,保证实践探索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的第一节“植被”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游园活动,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相机或者是手机对自己探索到的植物进行拍照,并记录它周围的土壤情况。然后在下节课教师带领学生统一分析土壤气候,温度对植被的影响。
        三、教学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地理学科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自然或人文现象,难以运用语言或者是传统的教学板书表达清楚。在无法完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学生更不会产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为了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地理问题,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与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更多的创新教学模式。比如采用多媒体进行信息化教学,结合动画视频、原理运行图等多种形式的地理教学资料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地理知识。通过设置图、文、声并茂的演示课件,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学习兴趣,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教师还应该精心设置课前导读,为学生设置好课前需要查阅资料的小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理小问题的思考,在课后提出扩展性的延伸小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问题中培养探索精神,提高探索能力。[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可以就本节内容,设置课前导读的小问题,比如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地球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通过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鼓励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探索地理知识的奥秘。
        结语:随着时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复杂关系的科学。 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已经深入研究现实中存在的自然物或是自然现象,教师不应该采取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板书方法,让学生简单的摘录背诵。长期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解答书中的学过的地理现象和问题,难以将学过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学以致用。长期的应试学习只会让学生丧失对地理的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对生活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源.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6(08).
        [2]藤荫杰.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体育风尚.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