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圣军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填溢着教育美学的独特意蕴。理念游走的思想内魂和观念手段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的核心构成和达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真的不二法门。普遍化教学和个体化教学的二维互动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变迁动力,弥合了理性主义教学和浪漫主义教学的自然裂缝。对民族国家的共识和认同,进一步显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主义立场,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价值出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变迁;价值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字典里,必定有着光荣和自豪这类字眼。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一生,必定荟萃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境况从未间断地的思考精华,涵盖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育人本质的求询拷问,囊括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真知灼见。这些内容的呈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填溢着教育美学的独特意蕴。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内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体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生活始终浸润在思想行走的极致状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仅仅是现象和话语的堆砌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诗学出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会在教学中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终极思想——一种完完全全超越一切感官经验的岸场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终极思想,即外在于一切感官经验的东西,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见诸于思想政治理论内核的灵魂。教学美的层级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演绎,终极思想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级对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美的绝对体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美的最高层级。
进一步说,这种超越一切感官经验的东西,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终极思想,自然是处于有限事物圈层以外,存在于知识观念以内的东西。既然如此,要理解这种东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从具体思想入手。这样一来,终极思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分析式解剖,就落到了终极思想的形而下任务栏中,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对于具体思想的相对考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是过往的业已发生事物的本质部分,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并不可能额外增加出任何外在于思想的任何别出心裁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定位是明晰的,即具体思想是可以在教学中把握的,相对观念是具象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是可析的。终极思想绝对性的纯粹存在和具体思想相对性的具象存在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面。
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不同于诗人:诗人的路向是通过模仿现实把思想可视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则是以思想作为一般性的手段去完成理解过去和现在发生事物的真相及本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思想域中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物的真相及本质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体的作用力支点,从而也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筑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思想不仅仅是流动的观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是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体内容的形成路径和达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美化的不二法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迁的魅力
众所周知,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阻碍其发展的陈腐观念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挞伐。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诉诸理智,反对旧传统和旧权威,旧教条和旧信仰,充分彰显了理性主义教育的基本特质和价值取向:教学能有一个确定的尺度,一切要凭理性进行判断,绝对没有理性所不能解决的教学事件。
理性主义教学有时显得过于僵硬和呆板,缺乏应有的变化和灵动。它过分追求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描述,忽视了独立教育、个性教学的作用。这是理性主义教育的极端和歧化。然而,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鲜活变化,常常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看到一种能够不受理性计划规制的活跃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性特质的生命律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理性具体和感性具体的合一。任何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的具体呈现从来都是理性诗化和感性美化的二维共同体,从来都是整体理性审美和具体感性审美的完整审美统一场。
当然,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有否定普遍性的地位,而是追求个体性和普遍性两者的和谐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普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而言,任何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寻求所有主体在其所有连续性活动中能够达到的最好状态和最高峰顶。而这一广域化教学效果的达成自然不能脱离教学的普遍性要素。从这个意义上看, 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普遍性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面相。所以,不在别处,而是就是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力图用统一美的观念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个性化和普遍化,从而于某种程度上弥合理性主义教育和浪漫主义教育的天然裂缝。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价值取向和追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观中有着充分体现。物理教育追求的是万事万物最基本原理的探究,艺术教育追求的是最美情趣风景的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的是人类命运的揭示,而且这种揭示要真实、生动、完整而深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理解从古而今人类命运的头脑,并全心全意接受高贵头脑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回应使得那些原属于个性范畴的知识观点、精神感情和消费要求都融化在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命运中而消失不见。这种对民族和国家价值的聚焦,延续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统价值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民族性和国家性强烈地显化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教育实践立场,填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的生命价值表单。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当代全球化社会的国界化分野和民族化区隔的现实关切和真实感应。
总而论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孕化着鲜明而独特的教育美学意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方面,植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体——由深藏在表象之下的理念所构成这一学科基点,理念游走的思想内蕴和观念手段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质的核心构成和达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真的不二法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迁动力方面,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张在教育理念和模式整体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承认个体化教学力量对教学变迁的能动作用,力图用统一化的观念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个性化和普遍化,于某种程度上弥合理性主义教学和浪漫主义教学的自然裂缝。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方面,对个人的意志与活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国家的力量与意义等的重视,进一步显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主义立场,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价值出场。这些从根本上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荣光。
参考文献:
1.常素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9年。
2.洪贞银:《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