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的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霞 褚建国
[导读] 德育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张霞 褚建国
        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中学 151412
        德育工作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能力的最好标准。那么,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呢?我的体会是:
        一、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首先要约束好自己。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是有道理的。记得几年前,我当班主任时接过一个班,这个班班级纪律很差。上课时学生不注意听讲,有的同学上学迟到。为此,我立下班规:在上早自习之前,师生必须都保证按时到班。尽管我家离学校最远,但我保证自己绝不迟到。直到有一天,我生病了去镇里医院检查了一下,比平时晚走了十分钟左右。当我走到学校走廊时,远远的地听见教室里传出的吵闹声。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推开门。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剩下的只有我急促的呼吸声。“怎么回事,这么大声?出什么事了吗?我迟到了吗”我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没有,老师!”只有班长回答了我。面对几十双惊讶的眼睛,我这才记起我正满头大汗,而且我也正头晕脑胀,脸色肯定也不会好……我忙走出教室。我清楚地记得,也就是从那天起,班级中再没有上学迟到的人了,早自习也听不到吵闹声了。并且学校的“卫生流动红旗”、“纪律流动红旗”都先后挂到了班级的墙上。
        以上让我真正体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抓好班治好“家”的首要条件。
        二、献出爱心,融洽关系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在观察老师的同时,也在体验评论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果班级是家,那么老师就是母亲,学生就是母亲的孩子,作为母亲,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份深沉、博大的牵挂。
        “我姓张,是你们的老师,我爱好广泛,别看美术是我的主业,但英语也是我的强项。”这是我见到这批孩子的第一句话。“假洋鬼子!”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还没等我的声音结束就发了出来,随即一阵哄笑,“如果我是你们的‘徦’老师,那么我愿意从今天起成为你们的‘真’朋友!”说话的人听我说完,头低下了。后来,我才知道接话的人就是已经有好几个老师向我介绍过的,这个班级中有名的“捣蛋王”——王鹏。放学后,王鹏叫住了我,正当我琢磨他又有何意图时,他说:“老师,对不起,上课时我……”“我们会成为‘真’朋友,是吗?”“是,老师!”他涨红了脸转身跑了。日子在平静中过了一周。

正当我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对王鹏有那么糟的评价时,一个家长气势汹汹地找来并大声嚷着,“你们班有娘养没娘教的王鹏,拿我家东西……”我劝走家长后找来王鹏了解此事,没想到他竟轻松地承认了,只是强调最终没拿成!那语气,那神情似乎还为他的“壮举”未能成功而深感遗憾。当我生气地问他为什么要拿人家东西时,他却低下了头再没说话。下班后,我去了王鹏家。走进他家,屋里很静,只有一个老奶奶在床上躺着。打过招呼之后,才知道他是王鹏的奶奶,生病好几天了,没钱买药只好硬挺着。她孙子(王鹏)刚收拾完碗筷出去了。知道我是王鹏的老师后,老师向我絮叨地讲起了她的孙子,她的儿子。原来,王鹏在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之后母亲走了,父亲也丢下她和王鹏,离开了这个家。屋里杂乱的摆设和老人一脸的愁容让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悄悄放下点钱走了。第二天,我刚到办公室,王鹏来找我,说是还钱。我说:“不用还了,老师不缺钱用。”他没说什么转身走了。走得很慢很慢。从此“捣蛋王”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捣蛋王”的绰号在以后的日子里渐渐地被全校师生淡忘了,在一次集体谈心的时候,他突然问我:“老师,我犯错误时,你为什么不打我?”“你喜欢挨打?”“我越挨打越想干坏事,你不打我,我还真怕你,可是我觉得你不像老师!”他没有回答我的我的话,只是自己在那说。“那你看老师像做什么的呢?”“说不好,反正,我现在爱上学了,也觉得咱们班比我家舒适……”学生们笑了,我的心情也轻松多了。后来,王鹏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许多,尤其作文,有一次还获得全校的优秀作文奖。
        所有这些,我深深体会到真心付出就会有实实在在的回报。也让我明白了,和谐、良好的情感关系是维系班级这个“家”的最起码条件。
        三、交流情感,相互信任
        有人说:信任能使学生产生尊重感、亲密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这种说法,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了。
        张颖人虽小,但情感丰富,想象怪异,又体弱多病。因此脸上总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抑郁。课余时,我有意地与她接触。有时还在周末请她去我家“帮忙”。谈我在上学时的故事以及毕业之后的同学,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区别等等。她只是笑着听、想,不多说一句话。直到我在她的一篇作文中看到“老师,我知道你的用心,真的谢谢你!我会尽我的能力好好学习的,也会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爱和你在一起,看你的样子,听你的声音。人家说老师应和父母的辈份一样,可我真想叫你姐姐……”
        回想起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我都会因曾经发生过故事而激动。我越来越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诗人艾青写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几年来,我只是在做着我的本职工作,没想到我的学生们却给予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和理解,让我重新体会真、善、美的内涵。也让我再一次认识到:相互理解、彼此信赖对管理班级,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