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连杭
[导读] 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写作的诸多问题,单靠每周或几周写一篇作文,
        王连杭
        临沂市工业学校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中职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写作的诸多问题,单靠每周或几周写一篇作文,很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针对中职生,要有效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训练,更要重视对他们写法的引导,加强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中职作文教学 ;生活化; 细节
        
        中职学生在入学时普遍成绩一般,之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相对较少。以致对学习常有一种回避、厌恶,甚至恐惧心理。进入职校,受到这种惯性左右,多数人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兴趣和动力,在作文时往往等、编、凑,教师虽平时重视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但往往收效甚微。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写作现状,笔者通过日常实践总结出以下两方面策略。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
        中职学生阅读量少,知识积累的广度及深度不够,写作时缺少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写作必须拥有素材,否则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而这一切都是以生活作基础的。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而不应该是脱离生活、苦思冥想的瞎编乱造。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发挥。在作文教学中,应把“生活化”贯彻在选题安排、作文指导、写作过程的环节中:
         1.选题贴近生活化
        生活是个万花筒,折射出人间百象。活生生的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作文题目只有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才能够真正“以我手写我心”。在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中,我发现学生能流畅且能用感情编织出“成长的烦恼与快乐”。适值青春,看似无忧无虑,其实对于他们,身体、心理都开始产生了变化,他们面对这些改变还没有做好准备,看似平静的外表中其实也埋藏着喜怒忧乐的心灵,于是他们渴望倾诉、渴望表达,有了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写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倾诉的渠道。
        2.作文指导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创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材料短缺、思路不清等等,往往向老师、身边文章求助。教师千万不能“有求必应”或“熟视无睹”。而应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写作困难所在,通过循循善诱,旁敲侧击的点拨,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克服困难。教师指导作文时,切忌单单说教章法,脱离实际训练,而应该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寻找创作的生活源头。
        首先,指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多读书,通过广泛阅读日积月累,从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素材,同时引导学生的思考与练笔相结合,随时记下所得所感。其次,教会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激活学生创作的动机,培养个性化观察,捕捉写作的灵感,获取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难以磨灭的主观体验,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形成习惯后再也无需抄袭、捏造。
        其次,指导作文时,我们要鼓励学生顺其自然的表达,有什么话就写什么话,宁可“废话”也不可“无话”,宁可要“幼稚”,也不要“成熟”。学生只有走进生活中,走进大自然,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获取灵感,渡过作文难关。 
        3..写作过程生活化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害怕写作文。其实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其触角可以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拓展学生写作的生活素材,才能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到表达的需要,因为作文正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的,一旦离开生活,作文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写作的过程必须与社会、家庭、校园生活相联系,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再现活动情境,表达真切感受,萌发出内心新的心理体验,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

只有把多彩的生活表达出来,作文才能闪烁出思维的光彩,语言才能丰富多彩,作文的质量才得以提高。
         二、作文写作细节化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抱怨学生的作文水平差。作文写作立意、结构、语言、选材一无是处,对未来的作文教学感到很迷茫,怎么提高作文水平?从哪里入手是捷径?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一篇作文入手,让学生明白作文写作需要细节,注重细节描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终而捷径。给学生一个作文梗概,让他们修改充实,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素材,又让他们互相对比学习,将写作的思维与范文相对照,取长补短,借此提高自己。
        巴尔扎克曾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怎样写好细节?我启发他们将细小事物,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历其事”。
        实际操作中,可将作文的细节描写删除,给学生留下想象、修改的空间。让学生看故事梗概,找出哪些地方适宜进行细节的进一步刻画。在学生的思维一点点开阔的过程中,他们找出了可以展开详写的细节。
        1“我既开心又担心”,要具体描写一下开心与担心的心理。
        2.我“监督着操场上同学们”,此处应加入对同学的描写。描写“面”上同学们的表现,是为下文男生“点”的细致刻画做准备。
        在找到可进一步修改的点后,我让学生分组写作,可自己写,也可两人合作,写完后可相互修改,拿出最佳片断准备在全班展示。学生一听,兴致顿时高涨起来,有的握笔细思,有的相互争论,有的奋笔疾书……十五分钟后,开始全班展示,修改稿如下:        
        升入中职后,班主任给了我一个职位——学生会纪律委员。听到这个消息,我既开心又担心,我决定一定好好干,(我决心要好好干 ,不辜负老师同学们对我的期望。当别的同学在操场上尽情玩耍时,我会坚守岗位;当别的同学放学回家校园里一片安宁后,我才会“下班”;当别的同学违规时,我肯定会挺身而出。)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期望。
        那天一大早,我戴着执勤套袖,站在未名路与人才路的交叉路口上,“监督”着周围的同学们。这时,只见一位男生在吃零食,(一位短发男生在不远处的绿化带旁有滋有味的吃着手中的零售,不经意地看见了臂带执勤套袖的我,也旁若无人,他把食品包装塑料袋随意的扔在了地上,拍了拍手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在写作、对比、展示后总结细节描写的好处: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惟妙惟肖,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够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总结
        学生作文水平的改善提高,最终还是要靠教师作文理念的更新,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的作文课堂,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正的焕发出活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让学生们从课堂中走出来,回归到生活中去,以作文体验快乐,逐步打开作文的通道,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碧琰.? 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对策初探[J]. 文学教育(上). 2013(12)
        [2]?秦昌峰.?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