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男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摘要: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把握好短暂的课堂时间、进行高效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如何构建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是当前中职院校需要思考的方向。本文阐述了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几点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具有教学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其他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强,如各类疾病的护理工作,而医疗领域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护理,如术前护理,术后恢复护理等等。因此,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护理领域的人才精英,中职院校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提高护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高效课堂内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课堂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参与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加快教学任务的完成,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高效课堂构建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师对生”授课,而是通过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的方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最后将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中职护理专业课有两大主体,首先是护理专业,护理学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复杂,不仅知识点繁多涉及范围广,而且需要教师在学生在校期间短暂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因为护理专业学生后期就业需要运用到的护理理论知识非常之多,因此必须要对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其次是中职学生,中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可能会因为自身成绩差,会产生自卑心理,或是由于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身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抗拒心理,这十分不利于学习新知识[1]。护理专业课的困难,中职学生自身的因素,两者结合之下造成了中职护理专业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理想的现状。因此,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校课堂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到护理相关知识。
三、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1.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关教师在进行护理专业课教学时,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致力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分别是“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将学生作为主体。首先,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师单方面授课的方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来说,许多课程都比较晦涩,且内容复杂繁多,专业名词、生僻词较多,往往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理解授课内容,课堂上容易昏昏欲睡。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小短片,内容可以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如果播放的是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医护人员奋战在抗震、抗疫等重大灾难一线战场的救治视频,告知学生们这门课程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播放的视频与本专业不相关,可以通过小短片制造一个谜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如果本节课表现良好,可以在下课前揭晓谜底,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其次,要增加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陈述性的内容,以问答式的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其进行自主思考,以此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予以表扬奖励或课堂加分,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氛围,可以将“头脑风暴法”应用到课堂中,让学生们自由分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
2.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晦涩抽象的专业课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承担的重任是“传道受业解惑”,但是要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样即便在日后离开了学校,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难题,也能够独自进行独立思考、解决。因此,教师需要在护理专业课课堂中做到,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结合学科特点,将临床病例与知识点相结合。教师在此环节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去思考在病例中应用到了哪些理论知识,有哪些知识是自身没有掌握到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迷惑法”,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所谓“迷惑法”,就是指教师针对同一节课的内容列举两例病例,让学生判断出哪个例子所应用的知识点是正确的,并且指出错误例子错在何处,在别处应当如何避免,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其探索精神。
3.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
李白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包括现代社会提出的:“变废为宝”观念,都表明了并不存在真正的无用资源,只有没有被利用的资源,即每个学生身上都具备闪光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存在差异性,尊重每个学生,并充分地将每个学生的长处利用,做到“因材施教”[3]。比如有些学生记忆力较差,但是性格沉稳,教师可以让该类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丰富的经验来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比如有些学生较为浮躁,但是思维灵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转换角色,让学生进行授课,然后指出其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让学生在自身的讲述过程中,把握知识点。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即除了授业解惑之外,许多学生不愿意向家人倾诉的事情,可能会告诉老师。中职院校中有一些学生因为学生成绩差,感觉在父母、亲朋面前无法抬头,感到自卑,教师一定要做好开导工作,告知学生们:“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却又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一时的失败不能够代表什么,不要失去希望,当你觉得眼前就是绝境时,只要足够努力,在另一个地方,就会有新的机会等着你。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盼,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再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对于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来说,该专业许多课程较难,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约束力较差、学习方式不对等,或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因素,导致护理专业课课堂效率不高,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想要改善此情况,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才能够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营造出一个适合学习的氛围,然后利用有限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散学生思维,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以上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永顺,杨晓艳.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102.
[2]张丙燕.如何打造中职护理专业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9):150.
[3]郭宁,张猛.中职专业课高效课堂教学探索[J].探索科学,2019(01):27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