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朱茜
[导读]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组成的群体
        朱茜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201600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组成的群体,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广义上讲,它包括有能力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官兵;狭义上讲,它主要包括全军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员和各级政治干部。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其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成效的好坏。习近平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中有关队伍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建设、道德建设、能力建设三个方面。
        一、思想建设是先导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思想建设就是指通过提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思想觉悟、优化思维方式、提升理论素养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思想建设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先导,只有打牢思想根基,才能保证这支队伍方向不偏。
        新时代条件下,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物质利益诱惑增多,官兵们在思想上面临严峻挑战。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年纪,加之少数官兵理论水平较弱、意志不够坚定,容易被错误思想影响、蛊惑,甚至理想信念产生动摇,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在提高思想觉悟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思想武器。对于如何优化思维方式,2019年,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六大思维方法。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说,运用战略思维能够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能够从大局层面进行整体思考和分析;历史思维则要求在历史中汲取教训、吸取经验,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共识;辩证思维能够帮助分析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辨别主次矛盾来掌握其发展规律;创新思维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与不竭动力;法治思维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科学与正确;底线思维则能够时刻提醒自己逾越底线的后果,做到居安思危,掌握主动权。在提升理论素养方面,习近平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厚实的理论素养是认清错误思潮的武器、是辩驳错误言论的支撑。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练就思想上的百毒不侵。
        二、道德建设是关键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指的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指的是人世的德行、品行、王道。在现代汉语体系里,道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建设是政党长期执行、国家长治久安、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基底,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必要修炼。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一向都将“德”字摆在培养人、塑造人、选拔人各项指标之首。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空有着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能力,却在道德方面层次很低,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后果。所以加强道德建设,让有德的人传德是军队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基础。
        面对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的敏感性不够、责任感弱化、德才脱节等问题倾向,习近平同志在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着重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对党忠诚。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指出“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道德建设,首先就要做到对党忠诚,这是作为军人、党员、干部和师者的重要政治品格。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党指挥,不讲任何条件;牢记党的宗旨,铭记党员职责,履行党员义务,时刻做好表率;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敏锐性,明辨是非黑白。二是突出担责尽责。习近平同志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了当老师就选择的责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广大官兵的“思政课”老师,担责尽责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要坚守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履行好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事业,要履行好教书育人之责,“三尺讲台无杂音”,将正确的科学的严谨的思想和理论传导给广大官兵,要晓于实战,树立“人民军队忠于党,随时准备上战场”的责任意识,教学工作和经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三是突出德行示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是向广大官兵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是塑造官兵品格、品行的“大先生”,是青年官兵的德行标杆。要在学识上使官兵心悦诚服,更要品行上为人师表。做人要忠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干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事;待人坦诚、办事诚信,光明正大、团结同志,不干算计、欺骗、算计人的卑劣之事。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修身修德,用自己的胸怀、言行立德树人,用人格魅力引导、熏陶、启迪官兵。
        三、能力建设是根本
        能力是一个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主观条件,也是根本性条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包括其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备课讲课能力,这些能力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核心素质,其强弱对整个教育过程以及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只有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本领,才能切实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能力不强,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官兵需求。二是调查研究能力不足。官兵的需求从那里得知?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从哪里来?主要靠得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满足于经验材料,不舍得花时间倾听官兵心声,研究官兵需求,得不到充足而真实的素材。三是备课讲课水平不够。作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备课讲课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但是部分工作者还停留在“漫灌”以及“一言堂”式教学中,讲问题讲不到点子上,找不准“穴位”,无法激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面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现实来看,这“四力”就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备课讲课能力。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学一步,在学道和悟道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不断修身的基础上进而传道解惑,教育他人。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在调查研究能力上,习近平同志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增强脚力,坚持以实践为导向,走近官兵的生活中,走进官兵的心里。在备课讲课能力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增强备课讲课能力,首先要提高观察力与发现力,其次要多想多思考,找准问题,还要练就笔力,将思考的深刻性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授课内容的“八个统一”。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