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周宏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周宏峰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文献完小 6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非常多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才能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充分的锻炼,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彻底激发。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在目前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通过规范性的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开展的指导者,必须全面分析小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
一、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
(一)小学生身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对目前的小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与标准规范存在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困难性,使学生容易在上课的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并对体育学科学习产生胆怯心理。如果长时间如此,本就不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会对体育学习彻底失去兴趣,参与体育教学更加被动,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及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
        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应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受到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对体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直接转变了体育教学的本意。应试教育的存在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普遍不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试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要目的。
二、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兴趣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还需要在情感方面与学生保持交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对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生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思想意识,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只有教师与学生保持较佳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不愿意与教师接触,将直接降低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其必须坚持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关心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参与课堂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作为教师必须最大化的支持和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在面临困难时可以拥有坚定的决心,让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体育锻炼。
        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主动融入学生中,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教师与自己处于平等状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在沟通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情况,施以正确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喜爱体育。
(二)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
        小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心智,很难准确控制自己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制定与学生发展相符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兴趣。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个体的差异有清晰的了解,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可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性,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突破自己提供帮助,使其获得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
        单一性是学校课间活动的主要特征,内容相对比较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喜欢待在教室里,对锻炼没有任何的激情。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课间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使学生对参与体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为此,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学生非常清楚自己的喜好以及游戏开展的形式,且只有将课间自由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应用体育知识。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广泛征集游戏,特别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学生非常喜欢教学比赛与游戏,可以将其合理融入于课间活动中,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爬竿、集体跳绳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针对性的锻炼。也可以积极借鉴新闻媒体上的健身项目,使学生对健身产生兴趣,愉悦学生的身心,将课间活动落实到实处,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吸引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课间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思考产生快乐的情绪,从而更加想要学习体育对体育学习产生求知欲望,在锻炼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乐趣,在乐趣中享受运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可以不断进取,拥有更多的激情,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运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商辉.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02):180-181.
[2]张华宏.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 当代体育科技,2019,7(30):169+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