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在将江南文化融合进课堂时,要坚持做到在美术课堂中完成江南文化的渗透;通过名画鉴赏进行融合;和通过美术实践渗透江南文化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美术素养。
关键词:江南文化;小学美术;融合策略;探究
一、在美术课堂中完成江南文化的渗透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中国的文化世界闻名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国外许多国家采纳我国传统文化特点,我国早期在玉器陶瓷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江南是我们中国一大风景地区,同时江南文化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江南文化有着古老悠久的传说,江南文化的存在提升了我国文化格局。当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逐渐进入小学生们的生活,学生总是会沉迷于电子科技产品中,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意识淡薄。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将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江南文化有效的渗透在美术课程当中,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到江南文化,体会到江南文化当中的精髓,进而继承和发扬下去。
例如,由于小学美术这门课程属于艺术类,相比其他理性科目更受小学生的欢迎,老师应当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小学美术老师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们讲述到《雕泥板》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雕刻技术,同时小学美术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渗透江南文化,雕塑以及雕泥板和瓷器制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学美术老师应该对这些雕刻艺术产生过程中进行讲述,同时趁机引入我国的江南文化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之后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们介绍我们国家古代雕刻产品的数量种类,利用庞大的数据来向学生们说明我国古代的厉害,之后美术老师可以对学生们讲解名画的作者背景,作者在画画时期的遭遇,通过给学生们讲述古代前辈的艰辛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古代的雕刻等等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从视觉上发现江南艺术的美。通过激发学生们的视觉美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重视,小学美术老师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呈现江南文化,最终达到将文化与美术课程共同结合的目的。
二、通过名画鉴赏进行融合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我国也是文化大国,中国画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以及具有民族风格,江南风格是我们国家名画类型中的一种,同时江南名画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
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中国画的讲解,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国画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可能不如油画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强,因为中国画注重于笔画的构造而油画注重于色彩的搭配,江南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同时江南名画当中渗透着大量江南文化风俗,小学生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江南文化的魅力。小学生的思维逻辑不太成熟,思想方面也不够完善,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从江南画的魅力入手将江南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进行融合。
例如,在老师在给小学生们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给同学们讲述到《春天的色彩》的时候,这个时候小学美术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江南风景画,由于江南画大多数都是风景画,富含大量的色彩,因此在为小学生讲述到《春天的色彩》的时候,小学美术老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先观看具有代表性的江南风景画,让学生们了解到江南画的美,感受到画中的色彩构造,之后老师再去引导学生去观察展示的这些画中色彩的特点,通过展示这些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具有江南文化的魅力。
三、通过美术实践渗透江南文化
对于美术学而言,美术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方,民间的美术也是很有特色,许多著名的画家会专门选取时间和地点进行下乡,通过观察广大的农村人民的耕作以及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进行作画,将农民的生活记录在纸画当中。老师应当将民间的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美,并且能够享受民间带来的美,为小学生传播江南文化的过程中,小学美术老师就可以通过美术实践,为小学生进行渗透江南文化。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布置统一的课下作业,小学美术老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课下去了解江南房屋的构建特点,并且美术老师还可以为学生做出一定的指示,让学生从江南文化方面入手,这样小学生就会在课下认真的了解江南文化,之后美术老师开始带领小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在美术课堂上小学美术老师让学生绘出最能代表江南文化的作品,学生们就会按照自身对江南文化的理解进行绘画,通过实践绘画把江南文化进行传递。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美术教师引入江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还能够加强他们自身的艺术感知,继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宗轼.基于人文素养条件下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
[2]李果.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策略分析与探究:传统资源下的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