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璇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拼音教学十分重要,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语文、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和前提。小学一年级是开展汉语拼音教学的“黄金期”,为后续学习起着奠基作用。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这一“黄金期”,采取有效对策,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特点,提高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 一年级 汉语拼音 教学效率 提升策略
一年级,是学生由幼儿园迈向小学的开端,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拼音学习,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常在汉语拼音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字母识写困难、音节拼读出错等问题,导致拼音教学有效性不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拼音教学现状,抓住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黄金期”,采取有效对策,开展拼音教学,提高汉语课堂拼音教学效率。
一、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拼音字母识写困难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是先教给学生带声调的单韵母,包括a、o、e、
i、u、ü,然后再教给学生23个声母,最后进行18个复韵母和鼻韵母教学。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系统学习阶段,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心理上不适应,加之内容较多,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拼音混淆。如“b”、“d”,“ui”、“iu”、“ei”、“ie”等。这是因为学生很难有效地区别和记忆这些抽象的表音符号,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将其看做孤立的、无意义的符号,从而致使学习产生视觉空间障碍、左右方位障碍,经常出现学习错误。
2、音节拼读出现错误
汉语拼音拼读的方式包括整体认读法、两拼法、三拼法。但很多学生对这些
方法掌握并不到位,在拼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将声韵母混淆,从而导致拼出来的音节读音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声母错误、韵母错误等。如有的学生会将韵母i当成声母y来用,将“游”拼音,拼为“iou”。加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音节拼读练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音节拼读有效开展。
通过分析学生在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识记情况、识记程度等都存在问题。教师应当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拼读学习。
二、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有效教学的具体对策
为解决学生在汉语拼音学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激发学习兴趣,打牢拼音认知基础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一年级这一开始阶段,弱化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我要学”、“我爱学”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颜色突出、色彩鲜明的情境图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关键,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如一年级第一节拼音学习的课堂上,学习单韵母“a、o、e”时,教师可以展示色彩明艳的情境图——河岸清晨图。图中有一个张大嘴巴唱歌aaa的小女孩,有一只正在打鸣的公鸡ooo,还有一只大白鹅正在河里看着自己的照影eee。除了展示情景图,我们还可以展示出有声有色的动画情景。这样学生们以最直接的情境记忆,理解了a、o、e,并记住了它们的形和音。这样的课堂趣味满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2、调动学生感官,强化拼音观察记忆
学生的形象思维大多通过感官获得,就视觉、听觉,来强化记忆。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感官的重要性,在开展拼音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的拼音观察记忆。
首先,教师要在开展拼音教学是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不同的单韵母、复韵母、声母等发音不同。学生们观察教师的口型,能够掌握发音的关键,进而强化拼音记忆。如教学b和p时,我们先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口型,而后让学生把手放在嘴前感受这两个字母发音时的吐气区别。教师还可以编一首儿歌配合手势让学生更好地强化记忆;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各个拼音插图,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从拼音插图中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有效的锻炼发音,如“围(wei)坐在一起”、“挨着奶奶(nai)”、“桌子上有一杯(bei)水”等。
3、利用已有知识,突破拼音学习难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拼音教学时可以不用直接将新知识传输给学生,可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已有知识,突破拼音教学的重点难点,顺利印出来后续的具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教学。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且能够弱化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够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如在学习“ai、ei、ui、ao、ou、iu、ie、üe、er”这9个复韵母时,教师可以从单韵母入手“温故知新”,让学生体会复韵母中如何从第一个音顺利的滑向第二个音,从而组成复韵母的读音。这样学生们十分顺利地攻克了复韵母这一拼音学习难点,脑海中的拼音知识框架也更清晰。
4、联系生活情景,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汉语拼音由i、n、o等各种各样的符号拼接起来。为了让学生们有效记忆这些符号,教师可以发挥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们形象地记忆各种各样的拼音符号,甚至可以基于学生的想象力,编写对应拼音符号口诀。这样能够让拼音学习变得趣味多彩,也能够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利用拼音教学实现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如有的学生认为o像张开的嘴巴、像圆圆的眼睛、像溜溜球、像糖果;如有的学生认为i像国旗、i像荧光棒···这充满了想象力,比死记硬背更有效果,也更容易被学生所记忆。
5、利用多样手段,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让学生不仅认识拼音,更会说拼音、用拼音,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如:把声调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迅速地做出声调的判断。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句子,为以后的写话做铺垫。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开展拼音教学的同时,开展说说话练习活动、对话练习活动、拼音接龙游戏、拼音插图绘画活动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变化了拼音教学的形式,同时丰富了拼音教学的渠道。学生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实现口语表达能力、语音理解能力等多个能力的提升。拼音课堂也成为“欢乐的海洋”,学生能够在“玩”中轻松学习,提高拼音学习的兴趣,提升拼音课堂的参与度。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拼音教学的重要性。要以清晰的眼光审视目前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立足问题,找准教育教学切入点,提高汉语拼音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同时,为后续的语言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唐智芳,张艺绵.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01):49-54.
[2]付艳琴.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4):119-120.
[3]马如意.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8(0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