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立
湖北省老河口市李楼小学
为学生发展注入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也是我们“以德树人”教育的核心,这为我们开展的教学注入了新内容、为教学评价阐明了新思路、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挑战。着力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形成技能的关键,核心素养培育是目标,教育教学是完成目标的载体。
一、创设良好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内容生动有趣、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简便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英语,在乐中学英语,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1)简笔画教学法:简笔画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很快的呈现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执教《Is It A Bicycle?》这一课时,教师将各种交通工具画到黑板上,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并且会用英语表达的交通工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的答疑解惑,加以引导,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时、省力,并且收效很好。
(2)动作教学法: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很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教师在教授动词以及名词时可以采用。例如在教授《What’s this?》这一课时,涉及到了动物类单词,如:tiger、lion、frog、fish等都能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示,好玩又好学;再如《What Can You Do?》这一课时,都是动作类单词:run、walk、jump、swim等都能用动作表示。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句子,很快便记住了。
(3)歌曲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穿插句型简短、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内容生动、易学、易背的英文歌曲和童谣,能够使英语教学气息充满活力。同时,歌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例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英语中的《Follow Me!》一课时,课前热身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英文歌曲《Follow Me》。这样,学生课前便通过学习歌曲了解了本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单词。再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Christmas is Coming!》一课时,课前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让学生充分感受西方圣诞的氛围,以便导入新课学习。
(4)表演法:教学中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示范作用 ,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这说明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学生学习效果越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所学语言的认识,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教学评价,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英语教学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设计有思维梯度、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要学会科学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 、“教师讲”转变为“学生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其自主性、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学生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责任和乐趣,因此教师要把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合作、探究、发现。
2 、“学生静听”转变为“亲自动手”开发学生大脑潜能。
要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让学生在操作中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涂一涂、听音乐等方式来促进大脑的开发。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官都参与进来,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发生影响,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际进行操作,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循规蹈矩”转变为“自由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打破束缚儿童的合理化思维,倡导多角度,自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从打破束缚儿童手脚与思维的“规矩”入手,不要牵着学生走,要敢于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创造性思维的出现需要一个自由、想象、和谐融洽的外在环境,它是一种不受压抑与限制的思维,在求知中学会新知,时刻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人教版(PEP)第五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中的一课时,我让每人回家做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务活,然后向老师汇报,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自己非常的“helpful” 就这样把情感教育及时恰当的进行了渗透。
4 、“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创新不仅仅是一种发现、发明,而且还有赖于合作。学生从与别人合作中受到启发,及时修正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思维水平,也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与高尚的人交往你也会变得高尚”同样是这个道理。
5、“单一评价” 转变为“多元评价”,提升学生内隐素养。
评价内容重点由“可见知识”向“内隐素养”的转变,展现多维度的多元评价方式,尝试从知识、技能及态度等更为广泛的维度去评价指向核心素养形成的学习结果;关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反映学生在校内的思维、学习的历程与结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在评价学生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我们带着积极的情感,关注学生的进步,尊重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核心素质能力的提升。在英语课堂评价中,尽可能的使用鼓励性用语:“Very good. Excellent. You are great.? I’m glad to hear that.”。树立学生参与的信心,在作业批改中要及时进行激励评价,渗入情感因素,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转变学习和评价方式的教学策略,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生的核心素养均发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