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开展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韦良锋
[导读] 小学教育中,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韦良锋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第二小学  256500
        摘要:小学教育中,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从而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科学课以实验为主题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更要督促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程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务必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老师也要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来进行实践学习。小学学生目前处于一个好奇心强和动手能力强的一个时候,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进行科学学习,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科学实践;小学科学;
        引言:
        为了普及科学实验教学,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育的效益,使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教学逐渐重视到学生的科学培养上,小学生目前正处于一个成长的状态,对任何事都处于一种探索阶段,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加动手能力,获得科学知识。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知识的这个过程,老师必须要对小学科学知识有很深的了解,并且专心的投入科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中,多学习有关科学的知识,用更多的知识充分完善自己,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气氛活跃起来,转换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能够跟着问题思路来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探索是科学实验的主要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自己动手才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在适时的时候给予学生指导,保证其在科学实验中能够有所收获。
        1、当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科学实验已经有了部分提升,在教学中让学生提高科学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科学实验受到各种限制,导致实验环节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学中教师只按照书本中固定的内容教学,不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无法跟上学生发展地要求。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书本中有许多试验现象,不进行动手实验,只要求死记硬背应付差事,原本有趣的科目却变得枯燥乏味,智力开发没有得到提升,反而降低学生对科目的兴趣,影响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学中虽然对科学知识讲解,却没能让学生独自思考,不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的学校没有本专业教学的老师,没有进行科学实验的教室或者器具,无法进行有效的科学实验,实验进行异常困难,老师甚至都无法演示实验操作。
        2、小学科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1教学设施缺乏
        没有准确的教学实验教室,没有完整的实验器材,无法进行科学实验,实验器材十分有限,老师也无法为学生进行演示,上课也就带领学生看教材,没有直接的验证科学原理,科学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些无法进行,那么进行科学课程学习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办法让学生亲自探索,学生了解的科学知识也只局限于课本中,无法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念,不能有利的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欲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传统观念影响严重
        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些学校不进行科学课程,老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科学教育根本得不到重视。近几年,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才刚刚起步,并且进度缓慢,在实际授课中,老师只注重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忽视科学知识与实验的紧密联系,原本属于活跃气氛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对科目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本就自我探索能力发展尚不健全,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其自身吸取教育知识,影响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3师资力量不足
        小学科学教育中,多数老师都是跨专业授课老师,这些老师都是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并且专业知识也不充足,教学中也都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授课,无法对知识准确的讲解,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能完整的表达下来,只是简单带过,特殊的实验细节无法准确的表达给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的了解实验现象。
        3、有效开展小学科学的实验的解决办法
3.1进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不仅仅是只在书本中学习知识,更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动手意识,锻炼学生探索知识能力,激发学生智力提高,提出问题,首先先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器材,演示实验步骤,怎么记录实验得出的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适时提供问题解答,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每个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都不一定全对,有不同的实验误差,发现学生出错的环节,及时指正正确方式,虽然与老师过程不同但是学生也都达到了自主探索的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现象,老师最后进行解答实验现象,学生从中学取知识,产生强烈想要创新地欲望,树立起更强的创新目标,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科学课程更多的知识。
        3.2开创新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假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过程,或者带领学生进入实地观察,在学校里面找到能够让学生搜寻进行实验的东西。比如观察树木,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学生找到不同的树木情况,然后让他们收集不同树木的树皮和树叶,把它们分类整理,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也能激发起学生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增加科学课程师资力量
        小学课程必须要求老师具有科学实验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的科学老师都是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授课,无法专业的了解科学知识,不能给学生进行系统的细节讲解,学生也无法深入的了解知识。导致学生对科学课程逐渐丧失兴趣。学校要让专业老师把科学和其他学科都处在同等水平线上,从而使学生也能够重视科学这门课程。老师不能只参照课本中的固定知识,要在授课中看学生吸取知识的程度,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强的话,可以把本节课学习知识延伸,让学生懂得其他科学知识,不能局限于书本中。不让学生处于这种情况下,就要增加科学课程专业的老师。
        4、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科学老师就要充分的利用实验器材,组织好提出问题的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研究的过程,抓住学习的科学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真正的使其获得有效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谷海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9):195+197.
[2]吴康勤.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62.
[3]许乃文. 加强科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