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善文
[导读] 现如今我学校举办了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王善文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肇兴镇学校   黑龙江省  鹤岗市 154251

 
        【摘要】现如今我学校举办了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一般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教师以讲解和演示的方式为主要教学手段,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当下的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起到一个积极地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生本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师本教育存在很大不同和差异部分,但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完善和改革,明确指出在信息教学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要角色,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生本教育     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是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的一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各个方面发展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生本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各位老师把教学的主动性交给孩子们,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并有热情和积极性去热爱学习。他的根本目的就是以生命为本,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生命教学,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对教学工作起到了一个转折点。
    我们学习举行的“生本教育”理念为课题的教研活动和计划,通过学习和研究了有关生本教育的一些相关资料和文本 ,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于生本教育的学习和理解对我有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也让我对我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并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诶。当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大多是采取先进行讲解在进行操作的流程,之后由学生进行联系和巩固,学生在教学中主要以模仿老师为主,在进行操作练习,这样无形中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这样整个课堂索然无味,没有特色和亮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一方面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又过分的依赖于老师,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且也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起到了局限作用。
        一、创办教学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到我们普通人的视野,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成为社会最普遍的必需品之一,现在普通家庭中电脑已经非常普遍,大家随处随地可以看到电脑的存在,而且电脑对于小朋友的诱惑力非常大,学生们对于电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开始抱着最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中去,那如何如何让这种开始的兴趣一直保持到我们的信息教育课堂中去呢。所以需要我们很大程度地考虑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以及对电脑的兴趣。
        
        二、进行先做后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提出:“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而生本教育中,提倡“先做后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应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点,通过设定一系列问题,把要学习的知识融入的任务之中,这样在学习的鼓励下,学生就会发觉自己的学习能动性。最终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效果。
        三、寓学于乐,寓教于乐。
        根据学生们学习特点,教学任务中最主要的是首先培养学生对这课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促使我们老师必修把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地方,让学生在兴趣中达到知识学习的最大最优化。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很多术语和理论,一些理论对于一些成年人学起来都会存在困难和厌倦心理,更别提中小学的学生们了,所以如果我们直接让小学生学习理论、指法,他们对于计算机的爱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后果是相当可怕的,更严重的是我们如果强迫学生练习,则更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爱玩游戏的性格,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多样性,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
        四、分组进行,互助互利。
        对于这个实用性强的学科来说,有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有一些基础不太好。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果教学过于简单,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不会很积极地参与进来,若讲授比较难一点的知识,知识薄弱的学生便不能理解掌握。为了解决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础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指导组内成员的学习,提高组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竞争意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组员共享的一个效果。
        
        五、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生本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培养自主能力。作为学习的主要载体,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学习信息技术的思维方法和处理信息技巧,才能使孩子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多型化人才。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完全掌握知识。最后,我也要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操作性、乐趣性,使他们爱学、乐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肯定存在着不足,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将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下,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总结、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优秀教师。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肇兴镇学校
                                            王善文
                                            2020 年 8月6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