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栋梁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实验初级中学 264500
众所周知,语言是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签”,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对于写作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实语言积累,夯牢语言基础;一手抓好语言表达训练,提升语言表现力。
一、抓实语言积累训练,夯牢学生语言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丰富学生的语言。马雅可夫斯基说:“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如果缺乏必要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学生的语言储量只能缓慢地自然增长,根本无法满足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从积累语言做起。
1.创设趣味活动,力求提兴趣。
毛泽东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积累语言当然也要下苦功。怎样才能变苦为乐,使学生愿意下功夫去积累语言?道路只有一条,即精心设计积累语言的活动,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让学生喜欢积累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培养起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譬如:开展“人物心理描写卡”词语接龙比赛,看谁的词语丰富;进行“人物品质描写卡”成语配对擂台赛,看谁对得又好又快;举办精彩描写、抒情片段朗诵会,看谁选得精诵得好;任何语言活动的开展,目标性要强,要紧扣写作训练进行,争取实效性。
2.科学设计方法,力求可操作。
要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建好语言仓库,养成善于积累语言的习惯,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科学地设计积累方法,并力求可操作性。
积累法之一——词句拉练法。此法以某主题为核,拉出一连串词语、成语、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名言等,以求丰富语言。
积累法之二——词语接龙法。此法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勾连词语,如:义正词严—严阵以待—待人接物—物以类聚—聚精会神……此法可以求齐整,也允许参差不齐,不限字数,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发散思维,加强词语的串联。
积累法之三——成语对偶法。此法运用对偶的方法让同类成语结成对子,如: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同义成对); 兴师动众—偃旗息鼓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反义成对)。
积累法之四——名句填充法。此法把名句(包括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以及诗词文的名句)设计成填充题,通过练习达到记住名句积累语言的目的。
积累法之五——归类卡片法。此法让学生制作卡片,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注意收集词汇,并予以归类,如:动作描写卡、肖像描写卡、心理描写卡、景物描写卡、议论卡、抒情卡等。
积累法之六——片段背诵法。此法要求精选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背诵默写,以丰富写作语言,而且获得写作的样板。至于精短文章、诗、词等,则不妨让学生全篇记诵。
语言的积累要重视过程,首先是阅读的过程,其次才是积累的过程,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情特点设置不同的。
3.加强专题积累,力求有实效。
虽说语言文字是“慢功夫”,奏效不在一朝一夕,讲究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但对于作文训练而言,语言积累要更有针对性。可根据作文训练题目、话题、主题,让学生自己去积累,并在写前作后、课前课后拿出几分钟进行记忆、检查、交流,促进学生消化语言积累,让学生的语言积累真正落到实处,让他们的语言积累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引导学生借鉴,力求能坚持。
要善于于引导学生阅读。 引导学生课内读,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名段名句,语言生动形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地方,该让学生多读多背,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改写,仿修辞,仿句式,仿描写,到写作文时学生的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二、语言表达训练 全面提升语言表现力
在写作训练中,应该从学生习作中采集写作训练素材,制作写作训练素材卡,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训练。
1.“词语锤炼”应开展。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词语锤炼目的适合语境,做到准确、形象、生动,锤炼词语应做到精心选择、巧妙配合、灵活运用,教师应选出学生习作中典型范例,有意识地锤炼学生的语言。
方法一——“填空法”,即选择一些典型句子,抽出其中生动的词语,是提供几个备选词语让学生选择,答案“标准化”,重在教学生体会这样用词为何生动,供给借鉴学习;或不提供选项,学生填写自以为生动的词语,答案也不搞“标准化”,但是要求学生阐述用“这个词”生动的理由,重在培养学生遣词的本领和创新能力。
方法二——“替换法”,学生的习作中不乏用词生动形象的美句,我们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语言亮点,选出其中生动词语,让学生通过替换词语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涵咏体会其真境界,学习锤炼语言的真功夫。
方法三——“扩展法”,即选择一些学生习作中简单的、表达不够准确具体的句子,练习为句子增加一些修饰词,使语句更加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2.“句式选用”应常练。
通过长短句、整散句、变式句等多种句式的选择,灵活搭配,追求简洁明快、音韵和谐、参差错落的美感,通过不同句式的变换对比,更深刻地了解每种句式的特点,从而选用更恰当的、更能收到表达效果的句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变换句式,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素材制作语言训练卡片,让学生通过变换句式来体会并掌握句式的特点及其用处;
第二种是仿写句式,指导学生在鉴赏背诵学生习作中或是例文中的一些富有表现力、典范的句式,并模仿句式;
第三步是创新句式,指导学生根据写作中表情达意的需要,创造性地修改句式,使之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以写议论文为例,可用设问句提纲挈领,用反问句加强语气,用长句进行缜密的论述,用短句表达坚定的信念,用排比句罗列丰富的论据。
3.“描写训练”应加强。
描写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它是文章中的花朵。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形神兼备。这种方式比较灵活、目标明确,方便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中,及时找到并弥补差距。
4.“评改训练”应常抓。
要把语言的评改作为作文评改教学中常抓不懈的重点,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即规范、准确、连贯。
方法一,教师及时要选取学生用语不规范的典型习作,制作语言训练卡,引指导学生进行共同修改,使之明白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语言运用的要求。
方法二,学习运用增、删、调、换、改的方法,让学生互改、自主修改自己习作中的语言。
5、“美句佳段”应展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爱上语言这门课,我们就要想想方设法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锤炼语言的兴趣。如我们可引导把学生经过锤炼得到的美句佳段制作出语言训练卡,引导学生反复地吟诵识记;老师还可以通过印刷、板报、班报等方式展出学生的优美语言,体会运用语言的快成功感和幸福感,让学生既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又会有很强的激励效果。
一手抓好语言积累,一手抓好语言训练,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两条有效途径,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