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蓉
[导读] 学科前沿知识代表了一个学科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刘蓉   
        陕西省礼泉县第一中学   713200
        摘要:学科前沿知识代表了一个学科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学科领域最新的知识更新和知识参照。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学科前沿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生物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教学中渗透前沿知识的意义、现状以及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物前沿;   
        
         一、教学中融入生物前沿知识的价值
        中学生物教学主要是基础知识教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并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充生物科学前沿知识可以弥补基础教学的局限,延申基础教学,让学生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高中课程知识容量大,学习难度高,学生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变成被动接受的“学习机器”,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好奇是兴趣的原动力,而学科前沿知识往往会因其新颖性和趣味性而具有很强的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作用。如果在教材中融入生物前沿知识,可以大幅度增加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而在教学中以切合的学科前沿知识作为课堂内容的切入点,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会顿时变得趣味横生,会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的前沿知识融入也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适当地补充前沿知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形成对生物的持久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能将以往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参与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
        
         2、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要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
          通过在教学中融入生物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科学技术进展、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拓宽其知识面、增长其见识,更能使其意识到作为新一代接班人肩负的重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生物前沿知识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到众多科学家及其团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缜密推理过程、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思路、实验成果背后对于科学精神的坚守,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除此以外,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科前沿知识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我们并不能确定的评判出其对于生命发展的利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学生学会辩证性的看待生物学社会议题。
        
         二、教学中渗透前沿知识的现状研究
         
         1、学生对生物前沿知识进课堂的态度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陕西省礼泉第一中学高一年级(3)、(5)、(11)三个不同层次班级共150名学生对生物前沿知识的认识以及前沿知识进课堂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表。


        表1:学生对生物前沿知识进课堂的态度调查图
项目    人数    比例
支持前沿知识进课堂    118    79%
反对前沿知识进课堂    13    8%
无所谓    19    13%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对生物学科前沿知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其中,有79%的同学赞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前沿知识。他们认为前沿知识涉及到的案例都比较奇妙、有趣,相比于只简单的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他们更愿意通过对前沿知识案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掌握其中所包含的基础科学知识。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收获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因为学生自己参与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学们对此的记忆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运用起来会更游刃有余。
        2、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通过对高中生物一线教师的了解得知,大部分教师对现行教材给予较好的评价,认为教材编写的严谨性、条理性、相关性值得肯定,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由于教材版本更新较慢前沿知识部分涉及较少且知识陈旧,不能很好的反映当下的科学发展成果及趋势,同时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教材中部分知识的严谨性变得有待商榷,因此,老师们认为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前沿知识补充。
        但由于高中阶段课时紧,教学任务重,且教材中对前沿知识的涉及较少,一线教师自身对于生物学前沿知识的了解有限,受到课时紧迫及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限制的双重压力,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生物学前沿知识往往提及甚少,甚至不讲。
        另外,也有一部分老师意识到前沿知识融入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会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渗透,但由于教师本身对生物前沿知识的认识不到位,以及缺乏将这部分知识整合到进课堂的经验,有时会出现在课堂渗透过程中,随意扩张,随意穿插的现象,并没有很好的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前沿知识的教学方式建议
        生物前沿知识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不是所有的生物前沿知识都适合用于课堂教学。且就高中生而言,其生物学科相关知识储备较少,对知识的探索还处于一个浅层次的、好奇的状态,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属于以兴趣为出发点。所以,在引入生物前沿知识时,一定要有严格的筛选,要本着相关性原则、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以服务课堂、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负担。以下列举了几种渗透前沿知识的教学方式。

        1、利用前沿知识,创设课堂导入情境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对于整堂课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的成功与否奠定了整节课的基调和氛围。有效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导入对导入内容的选择很重要,一般的导入内容要做到情境性、条理性和新颖性兼顾。因此,面对众多庞杂的学科前沿知识,我们一定要进行提前的整理与筛选,选择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切合度高的生物前沿知识作为导入背景,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导入的价值更大化。

        2、利用前沿知识,进行教学内容拓展
        我们处于一个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的环境,近年来,生物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前沿知识不断更新、完善,而生物教材由于其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托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从从编写到最后出版经历的时间必然较长,致使每一版本教材之间的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及时将科学的最新发展编入其中,教学内容略显陈旧,相对于生物学的发展总存在“滞后”的问题。
        生物前沿知识包含着新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恰好能够弥补教材更新速度滞后的不足,能够使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也能中拉近高科技与基础生物教育的距离,让学生立足基础,却能着眼未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前沿知识不仅能弥补教材以及基础教学的局限,扩展基础教学,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和追踪生物前沿知识的搜集和积累,在教学中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前沿知识的教育渗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式合理的补充渗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