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娟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对学生来说,如何概况把握课文内容是小学学习阶段重要内容,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课文内容,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是培养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种训练是培养学生从粗到细阅读文章的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概括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小学生形象思维成绩较好。小学生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主要内容是不容易的。只有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文本,才能达到简洁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其原因归纳如下:1。在概括课文大意时,我们经常谈论它并接近复述。2是否应该删除。在总结正文的主要内容时,不清楚哪些内容应该保留,哪些内容应该删除。三。我不明白重点。课文内容如此之多,很难迅速抓住要点。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 项目扩建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标题可以捕捉到大量的文本信息。许多课文的标题是对内容的高度概括。总结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用这个主题。首先,我们要理解字面意思,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将话题展开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应逐步丰富其内容,使其表达更加完整、全面。比如在《草船借箭》中,看完课文后让学生把题目的四个字扩充成一句话: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填写借箭原因和周瑜的最终态度,然后整理出正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嫉妒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内制造10万支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周瑜哀叹自己不如自己。从项目一开始,协会就认识到“概括”和“具体”之间的关系。《十里长街送总理》本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动人场景。
2、 段意结合
一篇文章由几段组成。我们可以结合各段落的主要观点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理清文章的上下文,写出每一段的意思,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区分主次。如果他们都是主要的,他们应该合并段落。有大有小,就要抓住主要的,丢掉次要的。合并时,应适当修改各段落的大意,删除重复内容,整合相同内容。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1)从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来看,地球是非常小的。(2) 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3)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它们被随意地开发和破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4) 人类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以生存。(五)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谨慎地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对地球的认识,阐明了人类生存空间只有一个地球的真实性,阐述了保护地球和生态环境的意义。
3、 分析比较,突出重点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非常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把握好这一关键部分的主旨,并补充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就可以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你可以简单地阅读课文来理解一般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阐明作者在关键段落中的意思,然后联系其他段落做适当的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然会得到总结。例如,在落花生中,第一段是关于种植和收获花生。首先是在二段坐下来品尝花生。显然,二段是关键部分。一个家庭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好处,用花生来形容实用和有用。以此为核心,结合文章的其他内容,不难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家人曾在花生节的后院。
他们品尝了花生,并谈论了花生的好处。我父亲用“花生”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而不是只讲体面而不为别人好的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能一次掌握,这就需要反复分析比较,分析主次内容并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文章还需要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段落,掌握这些关键词和关键段落,主要内容易于总结。
4、 连接设计问题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阅读时提问的习惯和能力,这有助于我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能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就可以根据问题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课文是关于谁和什么的?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你漂泊了多少年?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如果你仔细思考然后回答,你就可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也就是说:鲁滨孙恩在一场风暴中失事,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一个人在荒岛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活了20多年。
5、 关注关键句子
有些文章的内容有一般的起始句、摘要句、过渡句句或中心句。这些句子通常表示全文的主要内容。这些概括性陈述的节选,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的主旨。有时我们可以直接“复制”句子。例如,老舍的“猫”不仅描述了大猫,还描述了满月的小猫。总结课文大意时,一定要把课文中的两个中心句联系起来:猫的性格很奇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其他时候,中心句的表达方式相当繁琐。我们需要“缩小”和简化一些修饰词,使正文的主旨更简洁。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文章的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概括方法
(1) 记住课文。阅读这种文本应该把握:文本是谁写的?你在哪里?你做了什么?然后总结主要内容。比如文章“桥”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座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洪水,他以威信淡定、威严果断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民的生命,而他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塑造了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另一个例子是《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即春秋末期,齐国的大夫晏子去了楚国。楚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威望,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应对,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 叙事文本。阅读这种文本,要把握时间、地点、人和事物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比如《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去红军长征的路上,一位烹饪班长牢记教官的指示,全力以赴照顾过草原的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 风景画的文本。阅读这种文本应该把握:什么是风景?它的特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然后总结一下。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件先后顺序描写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风俗习惯,表达了蒙汉各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4)这是对象的文本。阅读这种文字要把握:什么是文字?从几个方面来写它的特点?怎么写?然后总结一下。比如《鲸鱼》一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鲸鱼的生理特征、进化过程、物种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6总结
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在总结课文大意时,处理好不能开朗、不能动手的问题,使文章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准确、全面。当然,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地开展语文教学,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贾凡瑾.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65-66.
[2]阳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