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霞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第一小学 514400
摘要:目前,我国有超过六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健全的家庭教育,易因内、外部因素而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严重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重点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一,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这种情况表现为:总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很少与亲戚家人交流,也不愿意和同龄人一起玩耍,总是表现出缺乏安全感,而且心理很敏感,认为别人都会瞧不起他,都会排斥他,经常感觉到恐惧、紧张,无法正常面对考试、提问等。
第二,逆反心理表现突出。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而缺少安全感,认为什么都针对她,认为一切都是不美好的。这些出现逆反心理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不和家属沟通等等。
第三,出现思想和行为的道德问题。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在带或者亲戚朋友帮忙照看。由于爷爷奶奶缺乏一些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理论,或者亲戚朋友觉得别人的孩子不能过重管教就任其发展,种种原因导致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好思想和行为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打架、偷东西、网瘾、欺负同学等等。
二 产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被留在家里,只能在当地农村上学。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等几种方式。其中以隔代监护为主,单亲监护为次。这样的监管方式使他们无法正常享受的父母的关怀和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童年时期的关爱和教育对其人格、情绪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他们人格形成、心理健康发展、智力发育、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留守儿童问题正是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社会很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有些人直到青少年时期仍然表现爱挑衅、易冲动和反社会行为。由于受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第二为同伴,第三者才是监护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与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三 对策与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的普遍存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做到对症下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3.1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我们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思想动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因材施教地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建档内容主要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基本情况(父母外出情况、监护类型、学习成绩情况等)、思想品德及行为特征表现、各学期每门功课的成绩、教师对该生采用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收到的教育效果、心理和性格变化情况、升学或毕业跟踪、教师教育后记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留守儿童调查类档案、活动类档案等。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存在的问题等,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类管理和教育,为学校组织各项活动提供原始资料;同时,还方便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及时沟通孩子新出现的问题等,促进了在外的父母对孩子的监管与教育。
3.2 开通心理咨询渠道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不能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且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代沟”,也不能很好地交流沟通,这导致留守儿童心里话无处诉说、生理情况无处请教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开通了心理辅导渠道,设立“知心屋”,由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定时接待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同时,心理教师辅导和班主任辅导相结合,形成更有效的心理关怀网络。我与心理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与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生活情况等,并向监护人传授心理沟通与疏导知识;对那些有心理问题或过激行为的学生除进行家访外,还会通过电话与其在外的父母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家长通过电话及时和孩子的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交流。除了心理辅导教师之外,我还在班里建立“心语信箱”,让学生们不愿意当面和老师说的心事通过“心语信箱”传递给老师。许多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以及青春期的一些心理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得到了妥善解答。有同学在来信中写道:“老师,谢谢您以前对我的帮助和鼓励,为我解答心中许多的疑惑,没有您的引导,我还不知道自己变成怎样一个人呢?有些烦恼压得我透过不气来,是您鼓励我迈出心灵的阴影。今后我会努力改变自己,尽力理解爸妈的苦衷,适应爸妈不在身边的日子。谢谢您!老师!”
3.3用老师温暖的爱守护留守儿童的心灵
班主任要制定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我认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头,理理衣角,一个微笑……孩子们都会很高兴。因此,在学校里我关爱学生,更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经常家访、电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3.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学校应在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和教师结成对子,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要求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认真做好每月一次的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定期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成果,因此绝不能忽视这一问题。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浅议农村留守儿童的诚信教育[J].靳海彦.??青海教育.?2016(04)
[2]不同留守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J].刘庆英.??高教学刊.?2016(07)
[3]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教育立州[N].刘山云.??黔西南日报.2019-07-31(007)
[4]以联片教研促城乡发展[N].闫海波.??中国教师报.2017-07-12(011)
[5]如何办好“优质公平教育”[N].王嘉毅.??学习时报.2017-09-01(004)
[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杨平安.??内蒙古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