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突发事件信息交互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孙碧轩 黄丹
[导读] 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呈现出数字化、社会化和移动化的特点
        孙碧轩  黄丹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

        内容摘要: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呈现出数字化、社会化和移动化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突发事件管控专业性强,难度大。通过跨部门信息交互,有利用消除 “信息孤岛”,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需要从实际出发,统一顶层设计,重视人才培养,健全法律规范,保障信息安全。
关键词:大数据 突发事件 信息交互

        “互联网+”时代下,每当突发事件出现,网络上几乎同时出现海量残缺的事件信息。这一方面源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静态、单向传播的局限,每位民众的信息都可随时发布,另一方面给突发事件的应对带来重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技术为跨部门信息交互提供了新的路径,突发事件应对中跨部门信息交互机制亦应与时俱进。
        一、大数据时代下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特点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数字化、社会化和移动化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推动力之一,媒体技术革命造就了一个全新的突发事件舆论环境,它拥有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显著特性。同时,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又突破了信息发布的时空限制,从而加剧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
        二、突发事件中信息交互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个部门积极兴建各自的信息系统。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大部分都是各个部门分别主导建设。这些信息系统往往只着重考虑本部门的信息需要,对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与协作考虑不足,同时广泛存在的条块化管理模式,造成了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无法形成协同机制。大量事实表明,以地方、部门信息化为代表的纵向式信息系统和横向孤岛式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通过跨部门信息交互,有利用消除 “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和应用,在前期建设中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成本,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突发事件中管信息交互存在的问题
        (一)统一设计缺失
        虽然信息跨部门有效共享对公众利益作用很大,但是一方面缺少统一的信息共享方案和运行标准,另一方面信息共享过程中的管理责任、监管机构、运行维护主体混乱不清,职责划分不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
        (二)平台建设缓慢
        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突发事件中满足信息交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平台组织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为突发事件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效率。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共享信息化平台发展仍不平衡,个别部门对信息平台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共享信息仍处于十分分散的状态,垂直的系统信息不能共享,通信不能畅通,影响了突发事件应对的效能。


        (三)“信息孤岛”现象
        在很多地方,每个部门都有信息系统,形成独立的信息中心、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并拥有其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形成完全分散的应急体系,致使各个政府机关之间应急信息不能共享,从而产生“信息孤岛”现象。
        (四)信息安全担忧
        信息公开是一种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体现,而如何保证信息在向公众传播的过程中不被恶意篡改、删削,也成为了公开信息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方面。
        四、建议及对策
        (一)顶层设计先行
        在统一采集与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互通互享。人员配置管理上,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共享意识,提高信息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强部门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资金投入上,一方面是弥补已建成系统的沉没成本,另一方面是新系统建设的额外投入成本,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动机。奖惩机制上,出台相关奖励、惩罚制度,激励部门间进行信息共享。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合作,顺利实施信息公开和沟通。降低共享成本,减轻数据提供者的负担和风险。在设计共享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确立最优方案,使数据提供者可在非工作时间传送数据,减轻对其系统的压力,同时又避免直接交连,安全风险易于控制。
        (二)加快平台体系建设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提升组织对整个管理区域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横向是指信息平台体系涉及的内容范围涉及广泛,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应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纵向是指信息平台体系不是同一层次的信息平台,而是包括自上而下各级组织应用系统的统一的信息平台体系。
        (三)有效整合平台
        将各个部门的子系统纳入统一的系统建设中,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组织内部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便于处理过程中的协同配合,又为将来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用以专门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公开与维护,确保最大限度的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工具。同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和访问权限控制,防止信息泄露和认为破坏。
        (五)建立健全法律规范
        一是加快推进法制化进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在对信息资源进行总体梳理和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来保障跨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用制度来明确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责任主体、监督机构、考核机构、仲裁机构等管理和协调机构及职责范围。三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在国家层面上,则要加紧制定信息采集、分类与共享的国家标准,加强对国家信息标准的应用贯彻。
        (六)重视人才培养
        加大对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切实提升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与技能,为信息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呼吁全民参与,提升社会公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作者简介:孙碧轩,女,1988年10月,汉族,籍贯:河南省新乡市,研究生学历,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