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莉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 528437
一、背景分析
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堂就是要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文章图文并茂,进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三、设计理念
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以读为主,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多种形式的阅读,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欢乐、幸福的情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充分发掘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利用百度网络平台搜集资料。
2、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想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好一个引路人,不喧宾夺主。
五、教学准备
前置性作业
1、通过预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在预习中,你收集了有关本课的哪些资料?
3、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之处?小组内能否解决?
这个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忘、令、穿”等生字。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幸福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准备教学课件PPT.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介绍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兴趣。
(一)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生字词语的学习指导。学习方法来源于学生的总结,如:猜字谜识字、编顺口溜识字、比较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学生分享识字方法、总结识字方法。2.片断朗读,初步感知。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二)品读欢迎,感悟热情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这个难忘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的泼水节)一起读:17、难忘的泼水节
2.品读欢迎,感悟人民群众的热情、隆重
过渡语: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到1961年的那天早晨,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阅读第3自然段。
学生从这里你看到了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3.对比句子,训练语感: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在地上撒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我这样说可以吗?(感悟热情、隆重)
4.指导朗读。
该环节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问题少而精,难度适宜。通过对比句子的方法来让学生感悟热情、隆重。遵循儿童学习规律,审时度势,巧妙引导。
(三)品读泼水节,感悟幸福欢乐
1.图文结合,感受形象:

一切准备就绪,瞧,敬爱的周总理终于来了,谁能看着图片说说周总理的样子(生汇报)?
2.课文中是怎样写周总理的样子呢?请你用“——”在书上把它划出来。谁来说说?指导朗读。
3.阅读泼水节部分,感受幸福欢乐
教师范读,想一想周总理在泼水节上做了什么?师范读(他接过……祝福他健康长寿)
(生交流,师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4.阅读想象,体会祝福:
当周总理把清清的水泼向傣族老人泼洒,他是要祝福老人——
当周总理把清清的水泼向傣族小朋友泼洒,他是要祝福小朋友——
那么傣族人民会向总理祝福什么呢?
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自己知识结构大胆想象,合理表达。
5.感悟幸福,体会诵读:

这个泼水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次,老师相信这次一定会比第一次读得更欢乐。
6.朗读感悟,小结全文
(四)指导书写
学:忘 泼
该过程摒弃了生硬的书写指导,先从学生主动观察入手,观察字的特点,书写时学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走在了学习的前面。
(五)作业布置

孩子们,今天我们穿越回到了1961年,在美丽的云南,再次感受了那年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诗一般的情谊留在了大家的心中。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还有很多,请你课下找来和爸爸妈妈读一读。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附: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祝福 )人民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坚持体现“以生为本 学为中心”的思想,通过以下几点策略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
作者简介:刘小莉,1989年6月生,籍贯:河南周口,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小学语文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