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模型搭建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波
[导读] 构建模型是高中生物教学常用到的学习方法之一
        刘 波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                        陕西省,宝鸡市    721013   
        摘  要:构建模型是高中生物教学常用到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组织和展评学生生物模型制作大赛,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整合课本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系统性的构建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模型构建;核心素养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1]。高中生物学习中常用到的模型有三种类型,即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借助生物模型的构建过程,学生发散思维利用身边简便的材料将生物学知识通过一定形式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庞杂无序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在解题中遇到的知识点繁杂和逻辑分析困难及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
一、活动策划
        在2020年初春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正常的教育教学受疫情影响改为学生居家学习生活。为鼓励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在3月份居家学习过程中发动学生利用身边的易得环保素材开展生物模型制作。
 
        时间安排:
        

   内容要求
(1)作品分为生物模型创作、生物绘图、生物思维导图三类,所有参赛成果均应为个人手工制作或手工绘图作品,杜绝照搬抄袭和作假行为。
(2)作品设计应美观大方、有观赏性,不得有知识性错误,内容自行设计,鼓励大胆创新。
(3)生物模型可以制作生物体的个体、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大分子等各层次的结构模型。生物模型要符合生物学原理,能够体现生物模型的三维立体结构,比例合理。模型大小合适,一般作品尺寸不小于20cm×10cm,应带有底座,便于稳固和展出,底座上要有标签,标注模型名称、学校、班级、作者、制作时间及作品简介。制作材料注意环保,适于长期保存和展示。
(4)生物绘图、生物思维导图要求用纸张尺寸21cm×29cm(A4纸)手绘作图要保证背景纯白无污染,工整书写作品名称、结构标注、学校、班级、作者、时间及作品简介,比赛需上交原创作品,不接受扫描件或者复印件。生物思维导图作品也可电脑制作。电脑制作软件不限,图片尺寸21cm×29cm(A4),图题4号黑体,内文5号楷体,图下标注作者学校、班级、姓名、创作时间等信息,输出格式为“.jpg”,作者应保留源文件以配合修改。
二 、活动评选与评价
经过征集和评选,最终收集到成品258份,最后评选一二三等奖共50份。部分如下:

   生活处处皆学问。疫情期间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结合生物中所学的知识,积极动手制作了很多外观大气美观的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动植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结构、细胞器、噬菌体、新冠病毒等;概念模型:细胞结构、细胞的分子组成等。这些作品很好的展示了学生在生物学习的成果,直观展示了微观生物的结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生物结构,联系相关结构的功能,构建结构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念。概念模型形象展示了各个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层次及关联,有助于学生构建体系化的生物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不足。一是学生构建的模型大多停留在课本上所学的细胞及细胞器等常见模型上,思维拓展不足,后期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模型的构建,开拓学生思维;二是学生制作模型多数是静态的物理模型,生物中有很多动态的内容,例如物质跨膜运输、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尿液的形成、血糖平衡等,需要引导动态模型构建;三是数学模型的构建有待加强,物理和概念模型学生便于去分析和制作,数学模型的构建可以引导有基础的学生通过数学软件等运用计算机技术去完成模型构建。
三 、活动启示和反思
1、转变教学观念,落实课程理念
        生活即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联想生物学中的知识和实物,善于发现身边的的材料开展建模活动,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生物学与生活联系最紧密,构建生物模型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在课外课堂都可以进行。
2、加强动手操作,落实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生命现象中的练习和特征进行思考的抽象活动。在生物学学习中,教师通过基本概念教学使得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学生构建基础的生命观念,然而微观和抽象的知识内容限制了部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构建生物模型,教师以课本概念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设计模型,展示成果,加强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整合教材资源,提升学科素养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是需要慢慢理解和消化的,从物质到生物,从分子到细胞,从结构到代谢,从细胞到群体都是逐渐积累变化的过程。高中生难以分析到课本上的内容编排和设计所蕴含的深层次知识,借助模型构建,学生可以将积攒的零碎生物知识构建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概念模型中的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等,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将知识点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对已学知识进行融合和整理,使学习变得系统性。
4、科学构建模型,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十分重视依据和客观事实,通过总结、概括,通过判断、建设模型,进而探究生命规律,开展论证和研究生物学知识。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按照课堂教学知识,以事实为前提,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不仅仅是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要贯穿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因校制宜的设计和组织一些活动来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序的开展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进而达到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祖芳. 利用废弃电线构建高中生物模型[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0(4):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