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司亚莉
[导读] 摘要:电力公司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暨发电、输电、配电、营销等服务环节中均会产生大量数据,但现阶段大部分电力公司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并没有十分到位,存在数据资源浪费的情况。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摘要:电力公司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暨发电、输电、配电、营销等服务环节中均会产生大量数据,但现阶段大部分电力公司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并没有十分到位,存在数据资源浪费的情况。本文首先对现阶段电力公司的营销服务数据采集情况进行分析,随后结合当下大数据发展背景,对大数据如何应用于电力企业进行研究,从而实现营销服务与大数据的有效联动。
        关键词:电力营销;数据采集;大数据
        随着电力系统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电力公司逐步在推进市场化运作,用电客户对电力需求也向更深层次、多元化的趋势转变。面对市场客群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市场数据并以此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应重视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以及大数据的具体应用,从而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1.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数据主要来自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营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涵盖微信、各类app等在内的客户端,用电企业由此可获得包括用电位置、用电量、用电趋势、客户资料等信息在内的庞大数据,通过数据的有效利用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际供电工作进行指导,但在实际的数据收集过程中,却存在较多问题。
        1.1营销服务数据采集异常,影响系统正常运作
        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需要面向众多企业及个人客户端,同时也需要经过人工操作或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用电异常信息报警、线损分析以及用电负荷监控等功能。在实际运作中,在不同模式的集中器中通过“用户—表箱—变—线—站”的对应关系,将数据进行采集并计算。
        在用户环节收集客户信息数据时,制作用户档案时填写的原始资料会由于人为失误或储存方式不当,使得数据库的客户信息出现不准确、不完善的情况,严重影响大数据的应用。此外在其他的数据采集工作中,需要技术人员依据异常数据的出现来发现问题并判定出现问题的大致位置。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通过采集来的信息进行用电量统计、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稽查,从而依据出现的异常数据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对非法用电行为进行查处。但实际出现的异常类型非常复杂,包括电量异常、电压电流异常、异常用电、负荷异常、接线异常等多种情况,在出现异常后需要工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若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处理,则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甚至会有不法之徒趁异常状况未得到及时处理的间隙,利用系统漏洞谋取便利,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或其他安全威胁。
        1.2数据信息挖掘力度不够,无法准确发挥数据作用
        大数据信息在记录用电情况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对每一个登入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繁杂数据内的逻辑关系,对未来的用电相关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能更好帮助电力公司正常运转。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公司将数据信息仅作为档案馆使用,并未深入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无法实现数据的对应功能及纠正功能。例如在市场的开发过程中,更多采取被动的市场策略,缺少对数据库中市场需求的主动整理,对用户现阶段的需求只是简单地基于以往记录在册的信息进行推广,无法满足潜在的可能性需求,也就无法准确判断出与需求性对应的电力公司的操作,不利于电力公司未来业务项目的开展。


        2.大数据在电力营销服务中的应用
        2.1推动线损管理的规范化
        在电力服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线损管理工作都比较粗放,供电与用电之间信息不匹配、不同步,线损相关数据的统计也不全面,线损波动亦未实现有效的控制,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改善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实现全过程管理,从以往的粗放管理模式向集约化、高效化体系转变,实现线损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通过大数据管理可以精确获取管辖范围内的每台设备的数据,以高效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获取完整且精确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及时掌握实时的线损状况。其次在了解足够的线损信息的前提下,对线损进行处理。依据大数据的监测情况,调取后台的明细表格或者用电波动曲线,并对线损情况进行分类,在明确线损类别的基础上,找寻发生线损发生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原因。最后依据原因进行有的放矢地调整或者提交公司总部进行线路改造或增设布点,从而降低异常台区的线损情况。
        2.2实现用配电的精确管理
        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在电力公司的生产运维工作中需要对部分区域实施停电管理,同时也会出现由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临时停电现象。由于电力资源在当下居民及企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相关准则规定供电企业需在停电前3-5天通知用户,但如何做到准确地把控停电的时间以及区域以及将停电信息及时传输给用户群一直是供电企业运作过程的一个难题,对于客户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停电问题也由此成为电力供给与需求方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集中点,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功能实现用配电的精确管理。
        首先,电力生产部门要及时关注数据信息,了解不同位置的用电情况并以此进行科学化、个性化的用电调度管理,满足区域内不同客户的不同用电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两侧的双向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配电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异常问题。其次,要实时监测中的异常信息,通过建立科学化模型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做出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用电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在出现停电等异常用电情况时,可通过大数据建立良好的与用户之间的沟通路径,一旦出现停电、限制用电等影响用户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可以最快地速度以多种形式将信息推动到范围内的所有用户,最终既满足居民及企业的用电需求,也有利于提升电力公司内部的运营服务水平。
        2.3形成良性的客户营销系统
        市场化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用户群体,其用电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如何满足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也成为当下供电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服务体系也应该积极从市场出发,谋求更多营销系统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首先,可通过大数据创新营销模式,以定量化的数据展示客户服务的需求方向,从而精准把握并明确客户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建立一个良好的从市场出发,从客户需求出发的营销体系。其次,用电企业可根据不同区域内的业务量大小及用户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营业厅内的人员配置,在不增加人力资源成本的情况下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的人员安排。既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还能更好地符合不同营业厅覆盖区域内的客户需求,最终形成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服务改善—拓展客户—更多数据—挖掘需求—满足需求的良性营销循环系统。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的先进的技术及丰富的信息数据为电力营销服务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基础,在新的时代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利用可以提高电力企业提供的服务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让电力企业的传统营销服务走向智能化、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增强企业营销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赞.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电力营销服务调度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力讯息,2019,(9):287-288.
        [2]杨传军.电力营销服务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应用[J].营销界,2019,(9):285-286.
        [3]苏同厚.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的研究[J].电工技术,2019,(20):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