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张维汉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维汉
[导读] 摘要:舞台美术源远流长,其代表着世界几千年的文化内涵,而表现主义与舞台美术的融合产生了更多具有表现力的戏剧形式,表现主义绘画在1905年的“桥社”组织中正式宣告问世,从事物的外部具象将观众们引导开,不被思维定式,不理会这些表面东西,而是去理解更深刻的层次,去体会,进入心灵的世界。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舞台美术源远流长,其代表着世界几千年的文化内涵,而表现主义与舞台美术的融合产生了更多具有表现力的戏剧形式,表现主义绘画在1905年的“桥社”组织中正式宣告问世,从事物的外部具象将观众们引导开,不被思维定式,不理会这些表面东西,而是去理解更深刻的层次,去体会,进入心灵的世界。一切事物通常是通过主角的视角眼光去理解,从而被表现在观众眼前。
        关键词:舞台;美术
        表现主义戏剧用创新的手段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规则体系,整个颠覆了存在于各个客体之间的常规性逻辑关系,表现主义舞台美术按照人们内心的主观印象去重现塑造,而不再是去追求那种体现客观事物的物质性的真实感,而是表现由事物激发起的人类内心感受情感。表现主义戏剧以断续简短而又干练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动作,去反复的申诉内心的悲伤绝望与痛苦感受,疯狂虎啸龙吟式的朗诵伴以浮夸的动作。正犹如1918年演员多伊奇演出哈森克勒德的表现主义戏剧《儿子》时,其所表现的内心感受和采取的手法技巧,这种方式使人不禁联想起表现主义先驱挪威画家的名作《呐喊》,画面中心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物发出一声恐怖的呐喊,他用那粗糙的手捂住憔悴不堪狰狞的面孔,整个人的身躯扭曲的变形,他的内心感受感情在他周围产生了由内向外扩散的感染力,周围的环境仿佛陷入了一种扭曲的漩涡中。在演出过程中,舞台灯光和布景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样成为有活力的戏剧元素融合在一个整体中。
        在这样一种注重于表现现实中深层次的内涵本质戏剧中,与戏剧所要去表达的精神没有干系的东西必然会被统统抛弃。其中会包括那些能够去反映日常生活表面形象而却不能关联到其内在“灵魂”的视觉因素。传统舞台美术所被灌输定下的意义以及从前所能起到的作用,在此时此刻也就注定了要被下调到一个最低的限度,从外在的表象是现实内涵的体现。
        真正的表现主义舞台美术必须要去从色彩和形状,物体和线条,平面或立体大作文章,推陈出新。从具体形象化的剧本中揭示出深层次的精神实质,从而才能达到象征的表现主义。朝着这个方向前行,沿着阿皮亚的留下的足迹,于是首先开始对舞台表演区层面的构造形象采取了重新的塑造与组建,从前的舞台的任务使命已经彻底产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再是单纯想要呈现出客观现实世界给观众或戏剧动作的场地了,而是要通过舞台上的色彩,图形,线条等等抽象概念的东西来揭露所要表达的内涵与实质性问题。

利用了台阶与表演区平台,组合构建起了具有韵律性的舞台空间,从而再根据剧情所需要出现的元素,进行布景的放置,传递给观众情感。这些舞台上的元素,一些台阶和其他一些平台或是斜坡或是一些奇形怪状的支撑平台组合在一起了,配合灯光和音乐的渲染,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又非常生动的和谐的构成了一种有韵律性的画面,为演员的动作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锦上添花,也为舞台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进力。舞台上所出现的元素都紧扣着主题,都是为了表现主题内涵而服务,舞台上的布景也是被从简化,舞台中的背景发展使用垂直面的片段式景片,只占用舞台空间小部分,各个景片之间不会在形象上紧密的关联,彼此都具有独立性,都有着自己所要代表的形象,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的散乱穿插分别在舞台中,在需要时出现在舞台上,这种手法斩断了各个物体间的逻辑关联,给予了观众以最大化的视觉冲击力。以往的写实主义元素也被完全忽略,不再注重写实与真实性的自然关系,将不同空间的地点同时呈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并不在意这样做是否合乎逻辑,更加注重于对内在情绪的表现力,表现主义舞台美术只是要为了追求这种表现力,更加具有了艺术性,让戏剧更加具有内在的美感,也提升了观众对于戏剧的审美感受,为了给观众以震撼的心灵启迪,使观众产生共鸣。片式的景片把剧情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个个片段重现在舞台上,其表现手段也有很多,有绘画式的景片,也有浮雕式的,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比较写实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这所有手段所要具有的核心价值体现都一样,那就是将舞台美术的表现力呈现给观众,无论说这个景片是一个平面还是一条线,是幅画还是块板子,是整体的或者局部的。当一个独立的细节,结合剧情根据剧本的需要在整体中能体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它就是成功的,也就强调了舞台美术表现力的作用了,实现了自身价值。
        当各个客观物体之间的联系一旦被分割肢解开,没有了固定模式的束缚,那么在想要处理表现出个体对象时,表现主义舞台美术设计也就会显得更加的灵活与自由,它们排斥那种具体的写实,自然地写真。没有局限性的表现主义舞台美术,采取多种多样式的手法技巧运用从内心深处反省的方式对外在客观的环境提出主观能动的解释。当现实被扭曲变形,再重新塑造成为另一种视觉元素,也就能达到了强化它对更深层次寓意的一种暗示性的能力。这种手段偏向于去营造一种氛围,其现实被构思成为梦游仙境一般,将互不干涉天马行空的东西和谐统一的安排在了一个大环境中,通过不同的形象渲染着不同的气氛,表现主义舞台美术代表了演员的主观视觉与内心感受,采取扭曲形变与错乱有序的手段,也就更能有力的体现出表现主义的主观理念。
        参考文献:
        1.史密斯.西方当代艺术:从抽象表现主义到超级写实主义[J].江苏美术,1992,(06):215.
        作者简介:张维汉(1963~),男,北京人,汉族,本科,副教授,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