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永军
[导读]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是影响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政府  256655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是影响中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水资源理念的需求,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如何对于节水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提升产量和灌溉效率,这是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和探讨了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应用和相关问题。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业灌溉;水利工程;
        高效的灌溉技术能够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已经逐步开始应用节水措施。节水措施的应用大大缓解了农田灌溉区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领域的水利灌溉措施要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首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为农业生产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节约了宝贵的淡水资源,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2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以及节水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水利灌溉主要有一套节水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化学药剂应用技术、选育技术等,整套灌溉模式促进了我国农业灌溉的发展,而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要大力促进节水技术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
        2.1渠道防渗技术
        利用土渠道进行大水漫灌,但由于土渠道的渗透作用非
        常强,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采取防渗措施,减少水的渗透,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保障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来看,防渗措施主要有衬砌技术,衬砌技术又包含砖、混凝土衬砌,塑料膜防渗、沥青护面防渗等。传统的土渠道灌溉技术,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4~0.5,极大地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而衬砌技术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到了0.6~0.85,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采用衬砌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防止土壤盐碱化,防止河道坍塌等,具有众多优点。
        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主流技术,该技术使用十分方便简洁,主要设备包括: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共同组成喷灌系统,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各种灌溉方式均有优缺点,但都能够实现农业灌溉的目的。目前,节水灌溉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引进的国外先进灌溉技术推广率比较小,一般只在一些试验区配备这些先进的设备,普通农业灌溉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因此,小面积使用喷灌技术,并不能大力节约水资源,达不到节水目的。二是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明等,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调度不灵活,管理过程不精细。三是经济利益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若一个地区具有充足的水资源,农民则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因为耗费成本高,不能给其带来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提高当地人民的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四是资金收入不足,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老旧的工程维修仍然需要一大笔开支,而灌溉效益却逐年减少,资金不到位,节水灌溉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同时,节水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得不到保证,影响工程效益。
        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的应用
        3.1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农户在面对抗旱、保产、提高农作物质量的耕作问题时,水利工程设计只是增加水井的数量和深度,并通过余下的水资源增加灌溉面积,这样的工程设计与最初的资源型节水原则并不匹配,没有将水利工程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农业灌溉所需要的水资源与农户的劳动报酬以及农业生产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水利工程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农业节水技术,并最终设计出高效的资源型水利工程。


        3.2加大推广力度
        建设资源型水利工程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只有将节水工程纳入到政府考察项目中才有可能继续跟进投资。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要不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农业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效益。要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与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3.3扩大中低产田节水灌溉面积
        农户在对耕地实施节水灌溉作业的过程中,要选择最恰当、最科学的节水技术,将重心多向产量处于中低水平的农业耕地转移,加大中低产田节水灌溉的总面积。
        3.4应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对农业耕地的灌溉起到促进作用,农户合理运用雨水进行灌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在雨季将多余的雨水储蓄起来,以便在旱季或供水不足的时期缓解农业用水问题,农户利用管道将雨水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这样既减轻了农业缺水现象,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5低压管灌措施
        低压管灌技术是采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的一种灌溉方式,一般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这种技术成本低,管道可采用普通的硬塑料管、塑料软管等材料,造价低,同时低压也不会对管道造成影响。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采用低压管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也有相应的技术应用。低压管灌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可以节约用水。通过管道的形式传输水资源进行灌溉,一方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作用,同时能防止水分渗透,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可以节约用电。在同样水资源耗电的情况下,低压管灌技术节约了大量的电量。三是低压管灌技术还能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施工面积,降低施工成本。
        3.6喷灌节水措施
        喷灌技术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节水措施。喷灌节水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水效果好,水资源利用率达80%以上,远远超过传统的灌溉方式。二是喷灌方式出水均匀,不会造成部分耕地浇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容易提高农作物产量。三是自动化水平高,节约劳动力,而且适宜于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土质条件中。四是降低了灌溉成本,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还能防止土壤盐碱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3.7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为了更好的在农田水利灌溉当中对于节水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提升,必须要做好科学化的管理。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先进的节水措施应用经验进行学习,并争取广大专家学者技术方面的支持,更好的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完善的管理机制。结合当地不同的种植结构,做好节水措施方面的调整,让灌溉用水量的控制更加精准。例如,对于玉米高耗水作物比例较高的地区来说,其水资源的使用量较高,在进行具体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的进行控制。如果当地水资源相对紧缺,那么就应该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对于高耗水的作物种植面积进行适当的减少,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
        4结语
        现代农业生产时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极高的经济优势。为了全面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积极采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从根源上夯实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赵爱林.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
        [2]陈建国.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
        [3]张磊.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06)
        [4]孟红.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