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 李强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李强 王磊
[导读] 摘要:黄河,不仅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养育着亿万的炎黄子孙,更是创造了古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河文明’。
        台前黄河河务局  河南  457600
        摘要:黄河,不仅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养育着亿万的炎黄子孙,更是创造了古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河文明’。她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重大的历史意义。自古以来,她从未停止过对黄河的治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黄河治理的经济投入不断增加,大量的水利固定资产逐步形成,黄河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冷静分析、坦然承认黄河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诸多不足和缺陷。水利单位存在着主体地位不稳定、体制不健全、基层人员思想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水利事业的更好发展和黄河的维护,也是水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建设与管理。本文将对黄河自然环境治理问题加以介绍,并分析黄河水利管理机制现存缺陷以及对这些不足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养护
        导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我国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改善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论述了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和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黄河的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重要性
        黄河水利工程各项设施的建成和使用,对黄河沿线地形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周期较长。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其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全面落实生态黄河建设目标和防洪排涝安全需要,必须加强管理维护,确保运行使用安全。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管理层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少于建设期。在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过程中,管理机制是否畅通,养护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黄河水利工程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管理和维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绩效和能否顺利完成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水利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确保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目标的实现,在实施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应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强黄河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断提高管理维护水平,从管理上有效协调维护工作,切实保证维护管理到位,确保工程的良好运行和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水利工程具有防洪、排灌、发电、供水等功能。黄河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了社会效益。有力地保障了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障了黄河沿岸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水资源配置的管理功能。通过水利工程管理,根据黄河沿岸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配置水资源,既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利用,又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是经济功能,体现经济效益。黄河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需要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管理和维护工作对黄河水利工程的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也是黄河水利工程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黄河基层水利管理本身存在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这些不足与现行政策开始出现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原则不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程管理体制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它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黄河整治改革的深入,这一机制影响了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2投资渠道不畅、维修养护费用缺乏
        黄河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主要产生综合效益,不能有效吸引投资。另外,国家对项目管理的投入相对较低,没有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专业队伍工资得不到保障,管理队伍不稳定,影响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2.3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目前,黄河工程管理单位,特别是市、县以下管理单位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结构老化,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思想观念、技术手段落后,知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不能满足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直接削弱了项目管理的质量。
        2.4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运行机制不够灵活。目前,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基层管理单位实行修、防、管、运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长期实践发现,这一制度在制度性质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制约黄河管理事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性质不明确;管理体制上,政事企职能不能明确分开,制约好;主管部门的合法地位不明确,依法行政不到位。
        3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
        3.1重视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增加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加强以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为重点的管理和管理,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养护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目前,水利工程紧缺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建设资金不足,工程管护单位缺乏活力。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应从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入手。实践证明,加强对经济效益的管理和维护,要努力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就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为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3.2转换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的观念
        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重点是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在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维护行业中,管理维护部门及其管理维护体系是水利工程行业的基本主体。为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充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巩固水利工程管护产业,黄河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应注重观念转变以及维护。
        3.3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黄河水利管理具有专业化、系统化的特点。黄河水利委员会这个专业管理部门的成立,体现了国家对黄河管理的重视。黄河整治工作进展顺利,不断取得突破。管理人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坚持黄河整治第一战线,开展复杂复杂的维护管理工作。在此,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水利工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长期的建设时间导致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对基层职工和养护人员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基层工程管理养护人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与整体文化素质和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如年龄老化、文化知识水平低,不利于水利工程机械化进程,不能迅速使用复杂的技术机械,降低劳动效率,甚至有些管理者不能准确应对汛期突发事件,降低风险,给管理带来一定困难。(2)黄河基层工程管理人员保守。需要进一步创新。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黄河管理也不例外。如果大多数管理者都比较保守,对一些新技术的接受比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结束语
        为了了解黄河的特点,许多居民必须加强对黄河的管理。本文认为,黄河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非常复杂,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很多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河,必须根据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设计更多的管理方案,为黄河治理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燕.对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探讨[J].城市建筑.2019(4):64-65.
        [2]刘汉民.水管体制改革后的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维修[J].水能经济.2018 (9):6-7.
        [3]刘向阳.山东黄河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8(2): 54-55.
        [4]胡明利.关于黄河水利工程护养管理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9): 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