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文化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对策 李萍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政工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工管理落实到位后有助于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企业发展动力。
        阜阳市供水总公司  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政工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工管理落实到位后有助于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企业发展动力。置身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意义更为重大,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借助政工管理工作的优势,由此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发展地位,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企业文化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企;政工
        引言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政工工作也必须有着相应的改变。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是价值观、规范准则的综合表现。其不仅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企业的职工前进方向上的旗帜,具有引领作用。因此,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对于政工工作的推进作用,重视政工工作,积极推动相关的政工工作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
        1明确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关联
        1.1二者区别
        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存在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质与作用两方面。围绕性质区别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本质,其天然具备政治色彩较淡的特点,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国企政工工作则具备鲜明的政治倾向,主要工作重点在于解决职工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等问题;而分析作用区别可以发现,企业自身发展属于企业文化的目标,因此企业文化可较好地调动生产中的职工积极性,并提升企业凝聚力。国企政工工作的工作重点为政治方面,能够有效地调动政治方面的职工积极性,配合思政教育,政工工作可统一全体职工思想,贯彻和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党的凝聚力提升可由此实现。
        1.2二者联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行事方式和准则的综合体现。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经济活动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同,并不断加强投入建设。政工工作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前者的建设有利于后者的开展,后者也能反过来推动前者的建设。
        1.2.1企业软实力增加
        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是外表和筋骨的关系。政工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方针政策的传达解释,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要加入政工工作,按照党的方针思想路线走,企业才能循规发展,不走偏路,让文化上虚无缥缈的东西转换成可以执行遵守的规章制度,软实力就可以转变成硬实力。
        1.2.2激励员工创造性
        现如今,党组织在各个企业中基本都有建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企业中别的员工有着激励和带领的作用。政工工作可以结合企业文化解释党的先进理念,对员工进行解释、宣传,把思想宣传做得更加精细化,融入企业的文化之中。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2企业文化视域下政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企业发展进程中做好政工工作的意义在于可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引导力和助推力,政工管理人员要在主观上形成正确的认知,以合理的方式做好政工管理。
        2.1遵循以人为本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核心是任何行业或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各类管理方式也需要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对此,企业政工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也要高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

企业要积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途径,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更好地参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般意义的说教,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员工对此项工作形成准确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其中,以主动的姿态做好各项工作,进而推动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
        2.2人力资源为政工工作打造氛围
        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尊重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也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下,做好人才潜能的激发和挖掘,并且能够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如果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得到的将是职工的背弃,也难以进行政工工作。因此,对员工想法的听取,并实时给予回复,为政工工作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职工对于企业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时尊重保护每个人的权利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他们和企业的利益才会绑在一起。员工才会在企业危机的时候和企业同舟共济,这也是政工工作的目标之一。
        2.3以员工为主体,推动政工工作
        在企业中,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员工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是打造一种家的氛围,让每个员工对企业有家的归属感,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政工工作应该是面向所有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取向,让员工有主人翁意识,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并且通过企业文化,在方方面面渗透,充分让员工认同企业的理念和方向,自愿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4全方位的企业品牌塑造
        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系中,加强对品牌的塑造也具有必要性,作为无形资产,品牌的存在可帮助企业创造更丰厚的财富[7]。企业各发展阶段都要落实品牌塑造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制定推广策略并落实到位,在面向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全新的元素。品牌推广的方式,可为企业形象的创建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稳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还是企业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品牌文化推广、产品的普及等工作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强企业影响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受众,提高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需要让员工养成发展品牌文化的意识,兼顾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其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品牌策略的实施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力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2.5积极开展政工管理活动
        生产和经营均是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创造收益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历程中也需要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可以对比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从中筛选出重难点,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对其作针对性的研究。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优势,助力经营销售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企业在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优化,两者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注重其在提升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引导企业走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文涉及的加强企业文化宣传、贯彻落实多层次创新、完善先进表彰体系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路径。为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培训机制强化、资金投入加大、必要监督开展等措施的应用同样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艳霞.我国企业政工管理的特点和改进措施[J].管理观察,2019(36):21-22.
        [2]喻莹洁.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思考[J].区域治理,2019(52):135-137.
        [3]谭明翠.浅析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J].才智,2019(36):205.
        [4]刘云浦.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92.
        [5]李克俭.新时期下企业文化与政工党建工作的融合路径探究[J].人力资源,2019(22):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