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田伟
[导读] 摘要: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监督事关黄河下游亿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前黄河河务局  河南  457600
        摘要: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监督事关黄河下游亿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河床淤积和逐年上升,加之气候变化,河势难以预料。为提高工程抗洪能力,近年来开展了标准化堤防建设。此外,堤防后部还加固了100~80m回淤区工程,并对堤顶道路进行了硬化处理,在河道附近种植了30m宽的防浪林,大大提高了黄河的防洪能力。但由于工程点多、覆盖面广、战线长等诸多因素,工程不全、工程外观、边界保护、植树造林等方面管理不到位,养护不及时。本文分析了黄河防洪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黄河防洪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导言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堤防加固、险情工程改造、防汛导水新建工程和防浪林工程。这就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清理地面附着物的补偿、占用农村土地的补偿,包括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和房屋拆迁。由于黄河沿岸乡镇分布广泛,征地拆迁矛盾突出。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黄河下游的历史灾害和现实威胁,充分说明黄河安全的重要性。它与淮海流域治理和黄淮海平原民生息息相关。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对于国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障黄河下游防洪,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减轻洪水威胁,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2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人员配置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是我国防洪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建设十分活跃,监理不重视。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与建设管理处人员同属一个群体,甚至相互兼职。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施工管理,他们的主要精力也用于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工作重点不够。另一方面,由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跨度大,跨越多个城市甚至跨省,质监站的工作人员从全国各地调来。一般来说,他们是年轻人,项目经验较少,质量检验经验较少。这种暂时的身份也难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作为各施工单位的派出人员,难免会受到部门主义的影响,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2.2机构设置不独立
        众所周知,质量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对监督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黄河下游防洪质量监督机构是山东省黄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与山东省黄河局建设管理办公室合作。这两个组织有不同的品牌,但人员是一样的。这两个组织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相当于作为监督员和技术员对自己进行监督。很难相信,如果运动员和裁判员一样,监督效果会有多严格。这种“一家独大”的关系,容易引起主管领导的不重视,容易成为和事佬或名义上的领导,削弱了监督的严肃性。技术与监督同属一个组织,忽视了技术与监督的专业性。它不仅影响监督效果,而且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采取的主要措施
        按照传统的思路,下游防洪就是利用防洪工程来控制洪水,将洪水顺利排入海中。随着防洪水库、河道治理工程、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逐步建成和完善,我们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和塑造洪水,通过“控制、利用、塑造”做好洪水管理工作,协调水沙关系,维护中水道,确保防洪安全。同时,为提高洪水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下游河道防御工程,针对蓄滞洪区调整进行工程建设。


        3.1建立规章制度体系,认真落实责任制
        按照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体制改革中工程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难点,严格按照黄委《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质量标准》和《黄河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实施:结合本单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认真落实管理责任制,真正落实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管理人员在各个环节的行为。
        加大工程管理“月检查、季评比”考核力度是通过检查和考核,对责任人的项目管理和防护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和评价,并对岗位进行排名,及时消除小问题和小缺陷,有效地掌握日常工程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维护规范化、及时检查整改的要求,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防洪工程的完整性。
        3.2创新移民征迁模式
        移民安置、征地补偿等前期工作是影响黄河防洪工程实施进度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建设中心开始进行移民安置工作,同时进行工程建设招标。工程招标和施工合同中未考虑移民安置工作时间。一般安置工作未完成时,已签订施工合同,要求限期开工。施工现场开工后,施工现场远未达到“三通一平”条件,移民安置工作影响工期。此外,由于安置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群众围观施工现场,不时影响施工。
        3.3河道整治工程
        在科学分析游荡性河道演变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多方案比选,推荐黄河下游采用微弯道整治方案。规划调节流量4000m3/s,泄洪渠宽2.5km。考虑到未来河势变化,高村以上已建工程长度不足,主流摆动仍较大,是河道整治的重点,高村以下河段河势基本得到控制,主要解决部分河段河势涨落、海滩崩塌形成新弯道、工程滑移等问题。针对工程标准低、高度不足、根岩边坡陡、埋深浅、工程本身稳定性差等工程问题,还需要进行改造加固。
        3.4蓄滞洪区工程
        按照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东平湖蓄滞洪区是黄河流域唯一重要的蓄滞洪区。主要防洪工程有围坝、二级湖堤、江湖两用山口堤、引水闸、大清河北堤和河道整治工程。北京大堤蓄滞洪区是黄河流域的蓄滞洪区。主要工程包括北金堤防护坡加固和渠村分洪闸等涵闸(洞)的拆除、改建和加固。考虑到蓄滞洪区利用概率较低,为安全施工,采取临时疏散和修建疏散道路、桥梁等措施。在大公河、垦利河和齐河延长区取消了蓄滞洪区的功能。大公河、垦利河、齐河扩区已取消蓄滞洪区功能。其功能主要是解决遗留问题,补偿居民多年来为黄河防洪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帮助人民群众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
        3.5质量监督保障措施的改进及制定
        质量监督的保障措施应从人员保健和经费保障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设计,对积极、主动、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通过绩效提供物质激励。绩效的实施要避免目前事业单位大锅饭的做法,真正做到公平正义,绩效能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经费上,财政部门专职人员要根据现有政策和项目计划,科学预测,编制财政预算,严格资金审批,确保资金优质使用。
        3.6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杜绝树株断带现象
        针对淤地、防浪林、行道林等林区的实际情况,应加强依法治河的宣传。要因地制宜,分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防护网,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抓住冬春植树的有利时机,建立苗圃基地,实现苗木蓄积、自留苗移栽、增加浇水及后期管理,通过经济手段提高树木成活率,彻底杜绝断苗现象。
        结束语
        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与上中游来水来沙密切相关。为了丰富管理手段,制定更有效的措施,有必要对目前的径流、洪水、泥沙成果进行进一步修订。水利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组织对相关基础成果进行了修订。今后,黄河下游防洪对策将根据水沙变化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印贤,郭汉丁.政府监督下建设主体群体学习行为特征分析[J].基建优化,2019,28(1):9-11.
        [2]王凯全,应惠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博弈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