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张书恺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书恺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道路交通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使用的各项施工技术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
        青岛西海岸机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道路交通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使用的各项施工技术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在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各项施工技术需要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改进,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使其能够为人们出行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在实施运用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所包含的工艺较为复杂,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和应用效果关系到市政道路的实际使用性能。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关人员应做好技术标准的执行工作,并加强施工管理,不断积累总结施工技术应用经验,在减少工程造价成本的同时提高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1.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作业中,需要使用多种现代的施工技术,同时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来展开操作。人机合一是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之一,部分技术作业单靠机械设备是难以完成的,此时需要借助人与机械的有效配合,做好各项作业步骤的协调工作,进而确保施工的顺利性和安全性。市政道路工程通常处在人口较多的复杂地区环境中,周围有很多的管道电线设施,在施工前要仔细检查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使得设计方案能够顺利执行。与此同时,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在室外环境中会许多因素的限制,工程人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制定合理方案进行管理,同时做好不同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确保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2.路基挖填方施工技术
        2.1路基挖方
        在路基挖方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将截水沟和排水沟设置到位,使其具有正常的排水功能,在按照土质进行防渗处理,防止路基用地与周围建筑物、砌体、障碍物等发生冲突,同时对交通道路和排水设施全部安排合理之后展开拆除作业。挖方需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对周围物体结构造成影响。采取分层开挖措施,借助挖掘机和运输车展开土方运输工作,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应采取人工开挖措施。与此同时,开挖工作需要严格根据放样的坡度和标高展开作业,控制好土方的开挖体积。如果发现土质出现变化需要调整施工方案的时候应立马报告上级。
        2.2路基填方
        在对路堤进行填筑施工之前,应找到合适的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并测定其土的松铺系数、实现不同压实等级所需的压实次数、设备最优配置等技术方面的参数,为后续生产施工作业提供便利条件。路基填方施工需要对原地表采取清洁和挖除处理。路堤填土高度不足八十公分情况下,实时原地表面清理和挖除作业后,将土层翻松大约三十公分的深度,之后进行平整压实处理后填筑。如果路堤填土高度大于八十公分,在完成原地表面的清理和挖除作业后,对路堤基地展开整平处理,同时在填筑之前完成碾压后填筑。路基填方包括填作区、平整区、镇压区和检测区四部分,在把不同区域内有序开展流水施工作业。根据试验段内测定的松铺系数,利用平地机展开铺平作业,并将每一层的厚度保持在三十公分以内,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应大于八公分,在实施摊平操作的时候需要做好土层填筑陆拱的设置工作,进而保证其路基具有正常的排水功能,每层填土应大于所设计标高下路基的宽度,侧面应宽出五十公分甚至更长的距离,进而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符合设计标准。在平整施工作业结束之后,利用振动压路机按照试验压实度和次数展开碾压施工,在这个过程中应按照先慢后快、先弱振后强振的要求进行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位置向中间、小半径曲线内由内侧向外侧按照纵向进退的方法展开碾压,碾压要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之后安排专业人员按照规定频率对路基的压实度参数展开精准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后,再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并签认后,稳步开展上一层的施工作业。
        3.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3.1地面排水
        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地面排水设施的时候会选择边沟、截水沟、排水管等。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排水沟渠建造中,基本上会要求采取铺砌防护措施。

浆砌片石加固方法使用的比较多,随着技术工艺的发展和优化,水混混凝土预制板块也逐渐被应用到实际建造中。高速公路和以及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现阶段主要是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进行统一科学的布置,这样就避免了建造排管涵洞的现象,同时有效的提升了路基的整体建造质量。
        3.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主要将路面上的积水迅速排出去,避免水从路面两侧流出去进而对路基边坡产生冲刷作用。目前,雨水排出路面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的位置上安装混凝土预制块或者拦水带,进而形成集水槽装置将积水顺利排出去,同时按照二十公分到五十公分的间隔距离设置泄水口,使其与陆地边坡急流槽进行有效配合,将水流引到坡脚排水沟中。对于水平高度较高的路段,应该在其中央地带设置圆形开口排水沟或者雨水井起到排水的作用。另一种是分散排水,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使用较为广泛,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区,应注意带边坡上部植物的生产情况,采取硬化路肩、建造路肩排水沟的方法,避免其挡住横向排水沟渠,出现路表面积水的现象。
        3.3地下排水
        通常情况下,路基地下排水会采取暗沟、渗沟、渗井等措施,主要借助渗透力作用达到排水的目的,在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渗水管配合渗沟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排水效果。以往采用的砂砾料反滤层逐渐被具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所代替,此外,在地下排水设施中,将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进行有效联合,进而制成加筋软式透水管装置,以此来达到防护的目的。
        4.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4.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可以显著的减轻地表水流冲刷作用,并且在解决坡面岩土风化剥落的问题上,也能起到明显的控制效果。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下,部分公路会在边坡位置种植草本植物,以此来达到防护目的。在一些水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一般会采用草坪植生带的方式,将草籽、废料和土壤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将其裹放到土工物中,草籽生长成熟之后发挥固土作用。石砌防护的作用非常明显,使用较为广泛,混凝土预制块湖泊一般会用在陆地边坡的防护施工中,此外,带窗孔的护面墙都会用在路堑边坡的防护上。对于结构不是特别稳定的岩石路堑边坡,一般会借助锚杆挂铁丝网或塑料网喷浆、喷射纤维混凝土的方式来起到防护作用。
        4.2冲刷防护
        市政道路与河道相近的情况下,路基边坡在水流冲刷下会影响自身结构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借助挡土墙、铁丝石笼等,这些防护措施都比较直接,效果也都较为直观,随着科技工艺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利用高强土工格栅装置进行防护,进而逐步代替了铁丝石笼。其次,用聚氨酯类混凝土护坡模袋制造护面板,也可以对边坡进行有效防护。
        4.3支挡防护
        现阶段,在支挡防护措施中,挡土墙和其他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大的优势。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的防护服按时基本上在墙体高度较低、地基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应用较多。与此同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悬臂式挡土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力较为合理,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背景下,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路基施工作为其中的基础部分,其对于工艺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借助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提供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曲芬.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3:206.
        [2]吴春喜.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研究及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 2017(10):226-227.
        [3]俞青峰.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江西建材,2017(17): 120-121.
        [4]谢光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7): 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