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应用于项目中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育硕 刘甲璇 田野
[导读]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其所包含的工程管理内容较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成效不显,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存在风险。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特点,其所包含的工程管理内容较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成效不显,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存在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增强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实现对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控制,保障工程项目相关利益者的经济效益,凸显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工程项目;意义
        我国传统固有的承包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脚步,应不断完善承包管理模式。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发展,能够完全贯彻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增强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保障了工程项目的质量[1]。为了推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广泛地应用,应对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意义及劣势予以阐述,在了解EPC工程总承包意义及劣势的基础上,以具体的案例阐述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推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发展。
        一、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意义及劣势
        (一)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优势
        1、实现工程项目专业化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的业主而言,其的合同关系十分的单一,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大大地降低了业主的组织协调工作量,也有效地降低了业主在项目管理上的投入,从而实现了风险由业主向EPC总承包商的转移[2]。
        2、缩短工程项目施工周期
        在工程项目中采用EPC管理模式,总承包商从工程项目筹建之初就参与到建设中,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中,要将E、P、C全面的考虑,既能实现成本目标以及进度目标的有效控制,也能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3、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在工程项目中采用EPC模式,EPC总承包商要全面的考虑设计和施工,在整个项目批准投资的框架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方式,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
        (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劣势
        1、合同管理难度大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商并没有建立固定的模式,业主方与总承包商之间在签订合同时,会出现不同的版本。甚至有些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合同迟迟无法签订,这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包商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合同管理困境。与此同时,EPC合同范本没有统一的格式,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签订合同时,经常拿国际上的通用范本参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调整,这无形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3]。
        2项目管理难实施
        建筑单位对于EPC模式的概念认识不清,很多业主认为EPC总承包增加了管理费用,这就对EPC模式的落实形成了巨大的障碍。目前,多数的总承包企业缺乏复合型的项目管理人才,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根本难以满足于项目进度的需求。
        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一)项目简介
        商丘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为了加快商丘市的发展脚步,重视城镇化建设,以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例,提升商丘市城镇化水平。商丘市梁园区2018年大棚户区朱老庄、周花园、王寨(A-09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商丘市梁园区长征路以西、蓝光路以东、清新路以南、黄河路以北。


总用地面积109920.667㎡,规划用地面积84856.039㎡,建筑基底用地面积15411.77㎡,建筑密度18.16%,容积率2.92,总建筑面积359618.95㎡,由9栋住宅楼(1#-9#楼)、4栋商业楼、幼儿园、地下车库及公共部分地面组成,地上建筑面积247934.53㎡,地下建筑面积113374.81㎡,地下车库面积98279.38㎡,绿地面积32307.31㎡,绿地率38.07%,住宅户数2080户,停车位2694个。该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总承包单位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的工期为720天。
        (二)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1、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
        在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中,应重视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的信息集成管理工作的落实,以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为用户对象,实现信息的收集,以此作为基础,实现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建设,且应不断的传输、更新数据信息,确保项目参建方能够及时获取信息,进而有序的落实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建设[4]。EPC工程总承包信息集成管理主要以工程项目的建设生命周期作为主线,对工程项目不同阶段所产生数据信息予以收集、整理,且及时将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保障信息集成平台中的信息技术更新,促使工程项目参建各方获取最新的数据信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信息的类别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管理信息,主要包含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成本造价管理等内容;另一类为技术信息,主要包含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技术标准、规范、质量管理信息等内容。为保障信息集成平台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大型数据库,实现对信息的存储和管理,能够保障项目参建各方信息共享[5]。
        2、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以将工程项目整体全权委托给总承包商,减少了中间沟通环节,确保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之间实现直接的沟通交流。总承包商在中标后,应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在了解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业主要求进行设计。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设计、材料采购、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等子工程项目,总承包商为了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除设计、材料采购子工程项目由总承包商自身承担外,可将上述其余子工程项目予以分包[6]。EPC工程总承包商应建立监督机制,实现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促使总承包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管理
        在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EPC工程总承包商需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管理。三维数字模型可实时反映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情况,不仅仅让建设单位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也可以让项目参建各方了解施工进度。在三维数字模型建设时,应重视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信息的收集,以此作为依据,不断修正仿真参数,如若工程项目出现变更情况后,应收集项目变更后的信息,修正仿真参数,体现三维数字模型的实时性。另外,进度管理人员需对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不确定因素予以分析,深入分析,减低其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提高进度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涵盖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积极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项目参见各方实现信息共享,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提升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进而确保总承包商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20(01):17-19.
        [2]王洪.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9,4 (20):153-154.
        [3]刘燕波.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与探讨[J].门窗,2019 (15):235.
        [4]鲍一鸣.民用建筑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 (22):109.
        [5]李新乐.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11):13-14.
        [6]张熠.设计院主导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应用实例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