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张丽丽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丽丽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良好的园林景观形象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效果。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良好的园林景观形象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效果。文章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景观规划;景观设计
        引言
        结合现阶段园林设计现状及专业人员的相关分析了解到,我国园林植物选择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对此,应充分考虑各方面情况,逐渐改变植物单一化的现状,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植物,特别是一些适合在本地生长的树种,应列入优先考虑范围之内。基于此,进一步优化植物景观规划,提升园林设计水平,推动景观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规划设计意义
        各个城市中的风景园林都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植物景观的搭配。多样化的植物景观会让人们心情愉悦,这就是植物景观的魅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环境建设被更多的人关注,而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多,人们在有压力的时候欣赏不同的植物景观,能够给人一种身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放松心情,使年轻人对生活充满希望,更加热爱生活。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对人们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植物可以吸收对人类有害的气体,比如汽车尾气等,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城市的雾霾天气。合理的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城市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时,应当有一定的设计和施工原则作为指引。若干项设计原则将贯穿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始终,保证建设活动按照确定的思路贯彻。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重生态原则。植物景观引入一方面是为了美化园林环境,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利用植物的生态价值。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生态原则。具体而言,在进行植物景观的选择时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引入植物的生态意义,通过不同种类的植物景观的搭配和组合,使植物景观能够从整体上发挥其生态价值。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关注其生物特征,使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与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相互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景观长期稳定存在。其二,植物景观的建设还应当遵循经济原则。经济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植物景观的建设时要注重资源和资金的节约,一方面是由于植物景观的建设其动因即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如果在进行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不遵循经济原则,就会出现建设动因和根本动因相悖的情况。例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可以尽可能的选择耐旱型植物,如果在植物选择时没有选择耐旱型植物,就会为植物的后期养护带来较大的成本支出,有悖于资源节约的生态文明理念。其三,在植物景观的建设时要注重实用美观原则。实用美观原则主要指的是建设出的植物景观整体样貌和搭配要符合社会大众审美。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一方面实现了生态、环保目的,另一方面植物景观还需要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地,因此其实用美观性特征也极为重要。在贯彻美观原则时,需要将不同形态特征的植物合理搭配,使风景园林整体呈现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植物景观。
        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色彩与特色规划
        特色规划大多都是围绕当地地质条件来进行,在较为特殊的地段种植相应的植物,以此提升植物景观规划水平。例如,盐碱地造林,可种植刺槐、苦楝等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乔木类树种,同时,注重陡坡、石林规划等,丰富设计理念,并灵活运用,为局部与整体统一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植物景观规划效果的显著提升。不同的颜色搭配,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也正因如此,才会在心理、情感等不同方面产生诸多变化。

比如,将花色为红色的植物合理配置在一起,可以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感受;较为厚重的颜色则会让人感觉沉重。所以,在色彩规划过程中,应着重从风景园林的主题、作用、意义等方面着手,合理规划色彩基调,以此突显、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3.2制定施工详细规划
        施工详细规划是落实规划方案的重要基础,在施工详细规划中,应详细地对数据信息进行标注,帮助施工单位顺利进行施工,减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误差和分歧,从而影响规划设计理念的表达,破坏风景园林的协调性和美观性。为了实现景观的整体效果和后期维护,应提供详细的植物维护方法和维护要求。只有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详细规划,才能准确地落实方案,将规划变为现实。
        3.3视觉质感
        植物除整体造型上的差异外,其呈现的质感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树叶颜色、光泽、纹理等。在进行设计期间,视觉质感对景观的风格有直接影响。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其质感是否与环境的整体基调相符合,合理运用植物外在质感,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艺术性,以与观赏者产生精神层面的共鸣。使用数量较多相同质感的植被,可以带给人震撼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享受。另外,使用相同质感的植物也有助于融合复杂的环境,使观赏者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而运用多种质感的植被,借助植物质感的对比,可以使植物景观整体更富有层次感,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并突出主体结构。此种植物应用方式对设计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综合考量植物的外观形态、质感,以合理规划不同植物的占比以及分布情况。借此提升植物之间的协调程度,形成有机整体。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应注重植被的高度、枝叶以及颜色等,使各元素都可以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融入到景观整体之中。
        3.4 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群落规划
        随着园林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展,植物景观设计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植物景观规划拓展出更理想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规划理念的科学指导,既有助于增加绿地覆盖面,又能提升园林景区整体效果。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还要满足生态、美学等多元化功能需求。当前,乔木与灌丛混合配置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能够体现出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层次性。所以,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做出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乔木、灌木、草类结构层次,提升整体布局效果,进而获得更理想的综合效益。
        3.5植物景观的空间分配
        首先,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植物空间配置的空间表达。一般而言,在植物的空间表达方面有私密、半私密以及完全开放等类型,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重该方面的设计,使植物景观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其次,在植物景观的空间设置时需要关注植物之间的主次之分。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时需要设计一种或几种植物作为植物景观的主体部分。其余可以设置一定类型的植物作为次要景观,或者起到配景作用。最后,在植物的配置时需要注重不同植物种植类型的搭配,例如孤植、丛植、列植等。例如,如果是孤植,则应该根据园林的整体情况进行植物特征的个性表达,在不同的设计意境中凸显不同的环境特色与环境主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对于突出重点、增强观赏性与使用性有促进作用,做好全局掌控、明确植物景观的设计重点,合理选择植物类型、优化植物配置方案,从而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推动园林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富.分析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63-64.
        [2]徐盼.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8):127-128.
        [3]程鹏.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种子科技,2019,(09):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