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芳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摘要:高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忽略了英语课程在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方面的引领作用。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政治觉悟。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讨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了将思政课程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途径,希望能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高职英语、英语教学、思政
习总书记曾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既要在坚持中改造高校思政课……又要其他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发挥协同效应。”高校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主要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价值观的隐性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多元化发展,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环节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贡献。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态度比较消极
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是通过单招入学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兴趣低,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目标和动力,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差,,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2.教师英语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比较陈旧,上课时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既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也不关注学生对于所教授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也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思政意识缺乏
高职院校近些年招生人数剧增,但相对应的教师人数却不足。面对人数剧增的学生,教师教学负担重,压力大,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再加上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足,思想道德和专业态度不过关,他们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而其余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上注重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忽略的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的功能。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所有专业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它覆盖学生面广、专业跨度大、学习时间长,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英语是一种交流用语,它与国外思想文化碰撞最为激烈、也最容易受到外来思潮和文化影响。
语言和思想、文化密切相关,英语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思想文化理念的一种传递过程,因此文化融入思政内容有其天然优势。在学生阅读英文文摘、听英语广播、欣赏英文电影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在接触文字背后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融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语言学习资料,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能以辩证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中西方文化,学会求同存异,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觉悟和文化自信,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学习,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了思想认知,这样也有利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高职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他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除了知识传授以外,各门课程还应该彰显思政育人功能。因此把“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文化和道德的桥梁,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知识还要了解西方的文化形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挑选正能量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西方的各种思想和文化,受其影响有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也能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发现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重拾文化自信,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核心价值观,重塑自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英语教学要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途径
1.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思政”大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导向。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免受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传承国家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为促进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做铺垫。
其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适当选取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正能量的题材,例如:生态环境保护,一带一路,中国传统节日,责任担当等。例如高职英语第一册教材第一课Symbols of Culture, 课文讲述了美国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的历史与现状,将麦当劳作为了一种西方文化的一种象征,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可以穿插进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如饺子 dumpling, 面条 noodles等,可以讲解水饺的来历及其背后代表的辞旧迎新和团圆喜庆的意义,也可以讲解面条从产生到发展,最后广泛传播的过程。通过讲解中国传统美食它们的来历以及它们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方美食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2.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实现思政课程的渗透,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活动,融入思政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价值引领。例如:
在课堂上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社会新闻等进行讨论。也可以结合所学单元内容,把社会上的一些先锋模范人物作为导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意识地引导。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情景模拟,互动交流,主题辩论等形式多方面融入设计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传递正能量,实现价值引领。例如在讲解“What will you do in the futur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开放式畅谈自己对于未来的各种设想,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畅想,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高职高专英语》第一册第六课讲Health(健康)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现在新冠疫情让学生来讨论一下如何保持健康?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关注健康和卫生,“同呼吸,共命运”,肯定这次疫样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语言技能,还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思想教育。而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可以融入思政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查阅其来历还有相关的风俗习惯以及古诗词或者诗歌,在笔记本上做好相应的摘抄,做好展示的准备,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复习课上所学习的思政内容,写出书面作业下节课进行展示,教师就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打分并作为平时成绩,这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增强教师思政意识,实现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要融入思政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意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关注和培养师的政治素质,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党的理论路线的各种培训。只有教师走得正,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才能跟着走得正。同时,教师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和方针,培养自己的政治敏感度,提高思政意识。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个人思政修养,时刻关注社会上的热点,与时俱进,及时传递正能量给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教师更要积极完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多采取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充分指导学生,使学生发挥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五:结语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素养。因此高职英语教师中要积极将思政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将思政课程融入英语教学工作中,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毛帆陵.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9(31).
[2]郑桂芳.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9,017
[3]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N]. 新华社,2019-03-18.
[4]??李波 . 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 课程教育
研究,2018(19):104-105.
作者简介:胡新芳 ,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