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丽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仁厚里小学 陕西省 渭南市715100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兴趣;习惯;能力;朗读
一、从高考的动向,洞察英语朗读的朗读重要性
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英语学科的检测方法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改革。上海:2017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统一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北京: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要求:“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中年级英语的语言技能目标:“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对于新课程中提出的对英语朗读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在六年级毕业的时候都能做到。
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察觉英语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缺失,与校情,班情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尤其是农村大班额的现状,不利于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
三、农村大班额小学英语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由于语言环境的问题,学过的英语遗忘现象比较严重。在课堂上由于班级人数过多,老师照顾不到全体学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害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 起始阶段的小学来说,不敢读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的英语学习就越不利。
第二,在英语朗读时,老师们思维受大班额禁锢,总是害怕上课时间不够用,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朗读中来,所以老师没有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听力训练,学生们只是最多的听老师的发音,没有更多的去规范的听音频,造成朗读的过程中单词重音,弱读,句子连读,等等都存在问题。
第三,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兴趣易变,如果老师不采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很容易走神。因而要尽量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小学生英语朗读的兴趣。
教学目的明确,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已经明确被列为教学目的之一。
在这个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和新兴的APP学习软件数不胜数。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特点,联合家长利用手机建立班级微信群,并通过微信群推荐少儿英语报,陕旅版教材app,以及一些免费的英语学习资源。更宽更广的向学生提供更便利的学习资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了浓厚的。
利用新年前夕我像孩子们推荐漫画New Year’s Wish 新年愿望 M:Happy New Year Cookie.
C:Happy New Year,Max!
M:What’s your New Year’s wish?
C:Happy New Year, Max!
M: I want to have lots of candies books,and…
C:And ?
M:And I wish we will be best friends forever!
C: Me too!这个漫画所用到的语句不负责而且有卡通人物,并且配有标准的语音朗读,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家长也比较喜欢。
2.建立朗读打卡群
由于我校处于城区,学校生源比较广泛,班级学生数过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朗读不能做到人人过,所以我们就得充分利用朗读打卡群,以教材为依据。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将规范的音频朗读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先听,通过听再去模音。最后在班级群中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单词,课文以及拓展的朗读打卡活动。由教师课余时间点评指导,通过这个活动的设置一是大大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二是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也有了形成。
3.小组互帮
为了理解和体现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现代教育教学中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因此我将主动性交给学生,首先我们班级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共六人,两个组长,四名组员,其中三名组员为中等生,一名为后进生。全班共分10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组与组之间,各组长之间,各组员之间都有竞争力,组长负责检查中等组员的朗读,并且负责帮助后进生提高朗读水平。而中等生在经过一段时间语音语调的强化训练后,又可以负责监督组长。每周我们都进行一次总结,每个月我们都会评出“最佳朗读奖”,在每周一的升起仪式上由教导校长颁发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后之后,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渐长,并比同期有很大提高。真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适时的表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成就感,更深层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4.“韵律儿歌+拼读规则”教学法
朗读水平的高低涉及到很多细节方面的训练。在小学阶段,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使他们在朗读时有一定的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教材中每一个模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听、说、读、写、评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语言技能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也要求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三年级英语课文中歌曲都有意将课文内容编成一个节奏感较强的英文儿歌,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问候语的过程中。Hello! Hello Kitty! Hello lucy!I am Alice;I am Alice ! Nice to meet you!这样不仅掌握了课本的知识,还拓展了课外知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进行朗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英文中的小儿歌、歌曲,加强节奏感,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英语学习实践中,教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仅要不断提升自我朗读和听力的水平,更要综合各种资源有效的开展英语朗读活动。要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同时,还应允许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尝试和错误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在“尝试和错误”中,便重复“练习”和获得满意“效果”的动作逐渐加强,其余动作逐渐消失的过程,所以尝试错误也是学习的基本形式。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
结束语:
总之,面对农村大班额英语朗读教学,老师和学生都要做很多的努力。提高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保持关心、恒心、自信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让学生在愉悦、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华燕.小学大班额英语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