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鹏
四川省什邡市七一中学 四川 什邡 618400
什邡市七一中学创办于2010年,是灾后由“特殊党费”援建,由原雍城中学、洛水中学、云西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部整合而成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学校以“感恩立校,红色树人”为办学理念,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目光、红色信念的现代接班人”为育人目标,以“努力把七一学校办成红色教育基地、优秀示范学校、人才成长摇篮!”为发展使命。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健康促进学校创建过程中,以学校体育文化为载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背景
青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4年、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两次国民体质检测均显示我国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等。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高中生没有了体育升学考试的压力,在校期间体育课的负担相对较小。超重与肥胖,视力不良,肺活量下降,体质下降等情况同样出现在我们学校。学校以人为本,借助健康促进工作整体推进的契机,从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入手,扎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举措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健康政策
学校教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校长是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分管校长熟悉并自觉贯彻学校体育政策法规,定期召开学校行政会议研究部署体育工作。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
学校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什邡市七一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行模块化教学形式,设置健康教育模块、体能模块、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标准,让每一位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三)切实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锻炼活动
1.面向全体学生,发挥“阳光体育示范校”作用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
保障每天35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坚持“快乐学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始终将“立德树人、感恩立校”融入其中。其活动形式有应急疏散、方阵跑、韵律操、广播体操及循环跑。相较传统的课间操,其活动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锻炼强度更大,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对学生身心健康更为有益,体现了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大七一”师生的精、气、神。
2.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的延伸。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全面身体锻炼。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
(一)以体育社团和竞赛促进特长生的发展
以培养“全面+特长”的学生为宗旨。学校除田径队、篮球队等优势项目业余训练外,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班级秀、趣味运动会。每年召开2次全校运动会,每期开展1-2项小型体育比赛,使“强身健体,运动拼搏”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田。继续加强田径队、篮球运动队,进一步选拔人才,加大体育梯队建设力度,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在竞技比赛和特长生出口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效果
(一)体质健康测试

学校每年认真组织开展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方法与测试项目: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
通过纵向对比同一年级三年体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优秀率由2017年4.25,2018年6.03,2019年6.51,数据呈上升趋势;及格率由2017年56.44,2018年58.22,2019年64.59,数据呈上升趋势。

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同年级三年数据的变化。肥胖学生总数2017年39人,2018年37人,2019年27人,数据逐年递减;超重学生总数2017年63人,2018年61人,2019年64人,超重人数得到控制没有急剧增加。
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上的明显变化。因为存在学生入校近视率就偏高的客观事实,18年数据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反映出我们举措产生了一定的效果,19年学生进入高三数据有一个回升,但是整体得到控制没有激增。
(二)训练队成绩
学校田径、篮球代表队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并取得一定成绩。女子篮球队2018年10月获德阳市中学生校园篮球联赛(高中女子组)第三名;男子篮球队2018年10月获德阳市中学生校园篮球联赛(高中男子组)第七名;田径队荣获2018年德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六名。从足球模块课和足球社团选拔出的队员参加德阳市中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除此之外,学校承办并参加了CCTV“绳彩飞扬”节目,“学生集体舞”参加了什邡市“宏达杯”首届运动会并进行开幕式表演。
(三)特长生培养
学校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校课程改革力度,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方面特长为学校发展特色,借助本校区位优势,在加强学生思想文化教育不放松的条件下,力图使每一位学生具备“思想健康,学习优良,特长突出的特点”。先后向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院学院体育专业类院校及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综合大学输送人才;我校毕业生徐志诚在校期间被评为“中国武术协会人才资源战略库”选手,多次参加“拳王争霸赛”荣获第一名。
今后,学校体育工作让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加大教科研力度,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