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刘玉莉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刘玉莉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滨河学校    611731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特别是新课改理念提出后,素质教育成为校园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方向。特别是初中阶段,其知识的传授属于小学的总结,也是高中的奠基,在这一时期良好的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最新人才。因此本文就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一、数学核心素质的价值
        新课改的推行以来,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教学方法符合当下的教育背景。核心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度,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管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积极性。学生可以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总结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开发出自己的数学解题思路,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相集合,更加充分的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核心素养下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应该再继续采用,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个别数学题或一类题型作为讲解点,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导致学生仅仅学会了做题技巧。新时代教师要通过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讲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发言,比如某学生提出为了节约时间放学的时候可以从草坪上穿过,减少行走的距离,其他学生指出这样会严重破坏草坪,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最后大家决定可以向学校建议在草坪上修建石子路,这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从这个课堂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会有极大的用处。所以,教师更应该致力于对教学理念的改变工作,将实际教学与现实情况相结合。
        如今,知识的快速更迭是时代的中心,持续学习的观念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情况,教育业对教师个人的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特别是初中教师更应该实时学习新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与教学相结合。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师教研活动,以此来提升初中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量与教学能力。


         2.核心素养视域下分层教学,加强个性指导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要求,让其积极构建起高效课堂,并且增进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形式展开教学,正确认知和掌握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生彼此间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差异性正确把握,实现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比如在关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合理掌握,这部分内容比较注重合情合理的展开推理,也就是运用自身的经验和直觉,推断图形的性质,与此同时也渗透进推理的相关思想,所以我会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们根据成绩和能力划分为基础比较好、一般以及基础比较差等类别的学生,对于基础性比较好的学生我会设置存在一定难度和一定层次的数学解决问题训练,而对于一般或者是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我会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其逐渐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搭建起数学学习的信心,打好基础。对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知识点,基础性比较好的学生则是注重引导学生对于两条直线的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证明方面倾注更多;而基础性比较差的初中生需要将教材中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知识合理认知和理解,如此才能够让各个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获。
        个性化的指导更具备针对性,一个班的学生层次不同,不能够教育一刀切。因此教学也应当实行分层,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如此才能够增强各类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构建起数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探究能力
        新课标着重的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的展现出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其知识、能力的发展,促使其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意识到这与核心素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增强,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使其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例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课的过程中,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播放一张“体育馆中游泳比赛”的场景图,让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为后续的学习开展打下基础;而在这之后,当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就可以借此提问:“游泳馆的赛道布置具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这样布置的好处是什么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知识点的探究中去,促使其抽象思维、想象能力的提升等,使得学生本身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时代,学会怎样去学比学到了什么更加重要,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愈发重要。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的不是闭门造车的读书专家,而是身心俱佳、能够回馈社会的品德兼备人才。教学模式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教师应该使得学生即使在未来并没有从事与数学相关职业之时,仍能应用在数学课堂中所学思维、所习得的思考方式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张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0(71):87-88.
[2]孙军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新智慧,2019(2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