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秋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八中学 135114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随时的贯穿和渗透到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在校时间绝大部分是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德育渗透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又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的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以下是我从教十几年来就"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课堂渗透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进行每节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行动更是无声的教育和最有影响的榜样。由于青少年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和尊敬,常常把教师视为自己的楷模,并加以效仿和学习,因此说教师的言行都对学生具有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人格魅力的德育渗透,其中特别是身教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为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作出示范、作出榜样,这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十分重要的,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德育过程不仅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感染的过程。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知心灵,就能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同时获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 教学知识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 .导入新课德育渗透
引入名人名言导入新知。结合世界数学史料渗透热爱学习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对于有志于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数学教师,总能重视导入新课的教学设计。对于一堂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它具有很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根据本课堂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先用课件演示 ——法国数学家 笛卡儿说的一句名言 “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问题又都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因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让学生对新课引起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顽强拼搏的精神。
2.教学过程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探究性问题、拓展性学习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过程中既不能完全依赖别人,也不能脱离群体。
培养学生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起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中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不论是从指导思想和编排理念,从教材编写内容和形式上都贴近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对德育教育的实施。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钻研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对知识的分析和传授中。这样,教师就能成功地担负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例如:在教学直方统计图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从中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又例如:在进行时钟的时分秒计算练习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又如:教学《实数》时,讲解无理数时,通过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从而让学生认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之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这种教学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充分挖掘教材,很容易找到有关德育教育素材的。
3.课堂知识归纳和总结中的德育渗透
学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进行归纳和总结时,可以通过相互讨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循实践程序,切实按照要求进行。使学生懂得每一个知识点都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对比,充分尊重客观实践事实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合作精神进行德育渗透等。
?三、在课外延伸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堂教学有其任务和时间的局限性。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1.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多鼓励同学们相互合作讨论,坚决反对直接抄袭;在进行收集数据和计算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践程序,切实按要求进行每步操作,使学生懂得每一道数学题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归类和总结,充分尊重事实求是,及时记录观察的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如实填写活动报表。2.在课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机会,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这样也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全方位性。例如:教学《有理数》后,教师可让学生开展“我是小小会计”的活动,要求同学们回去问一下家长自己家这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做一张收入和支出的统计表,然后算出自己家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钱?并算出各项目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了解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从课余时间巩固课内学习的正负数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不吃零食乱花钱,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莹玉.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学周刊:A, 2010(10):40-40.
【2】宁得省.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 000(01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