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明
四川省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618000
阅读是获取信息,习得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语文等文字科目的阅读教学已经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而数学等社科类学科的阅读策略还没有引起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学习数学,只需要掌握教材上的数学模型,以不变,应万变,文字类的东西一带而过就可以。笔者认为,阅读文本,是学习者跟学习内容产生的第一次亲密的接触。阅读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学习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科阅读兴趣和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一线教学的经历,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些粗浅想法。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意义
1、把握教材脉络
阅读数学教材,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材脉络,知道整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各章节具体内容。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教材的内容,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决定学习方法等细节,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对于整本教材的学习无疑有特别大的帮助。
2、掌控核心概念
就像语文教学通过大量的阅读习得语言一样,数学教学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些核心概念、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掌握,第一步也是从阅读开始的。
先把文字梳通,再结合教材上安排的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最简单的练习做起,逐步升华,化难为易,学习才更有条理,重点才更加突出,难点才更易突破!
3、理顺解题思路。
阅读背诵从来都不是语文等文字学科的专例。数学学习也应该重视阅读。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说,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数学概念的运用,必须是在理解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又特别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型的题目,更是需要多读题干,弄明白其中所讲,才能理顺解题思路。
二、数学阅读的基本方式
1、泛读
就是不出声音地从头至尾地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必须静下心来才可以进行。预习时,或者教材上文字比较多的地方,如拓展阅读等内容的教学,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控制时间,让学生了解其介绍的内容即可。课外的数学读本也可以采用这种阅读方法。
泛读旨在增加大家的数学阅读量,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仅囿于教材,更多更广泛的数学资源可以通过其他读本获得。如果学生的数学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他的数学素养自然会在无形之中提升不少。
2、细读
早上起床后的读书,或者在班的晨诵时间,可以采用这种阅读方法。把学习过的具体概念、公式、法则等抽取出来,阅读、背诵。在训练同学们表达能力、语感语气的同时,也可以记住一些数学的模型,或者记忆一些概念、公式、法则等。
细读旨在从面过渡到线,从广泛的阅读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通过勾画或者笔记的方式,把阅读材料上的东西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3、品读
这是在新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多的阅读方式。比如概念教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时,就可以让学生反复品读教材,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细细品味,读出收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撑握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这对后续数学模型的学习特别有帮助。
品读就要从线上落到点上了。抽取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模型,点对点进行分析打磨,以此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阅读的教学实践
1、通读目录
笔者在拿到一本书之后,首先要细看的便是目录。在教学时,笔者也会带领学生先通读一本教材的目录,从总体上把握本期我们要学习的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浏览全章
进入章节学习的时候,先花一点儿时间给学生浏览一下全章内容,把握全章教材讲的什么内容,它的编排模式,跟之前的章节编排有何不同,有没有什么联系,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什么,需要采取些什么学习方式等。
3、分章编号
从事这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上已有的,又比较关键的核心的内容,和平时课上补充的内容,笔者一直会带领同学们为学习过的内容统一编写序号。同一章节的笔记从第一条编号至最后一条,笔者认为统一编写序号便于管理。如早读时某同学领读,或者哪天要求同学们记忆背诵或是抄写重要概念法则等,便于总体把控,学生记忆也会更有条理一些。
4、细读重点
每个章节都有很多笔记,复习时有些内容会一带而过,有些比较重要的概念或是数学公式、法则等,贯穿整章内容的核心笔记就可以重点细读,时间分配和阅读频率上可以适当加强。
5、分层记忆
每个班级的学生几十人,有的学生学习会顺畅一些,文化成绩比较好。有的学生学习就会有一定障碍,文化成绩相对来说可能差一点。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别,不抛弃,不放弃,数学阅读也是一样。对于同样的教材,我们可以要求文化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背诵记忆全章内容,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弹性要求,先记忆其中一部分容易记住的内容,再逐渐提高要求。
6、应用理解
数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铺垫。数学教材学习得再流畅,最终不会解决相关数学模型下的现实问题也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在拿到一份题干的时候,先通读一次,再细读一次,然后就要考虑该题干是建立在哪个数学模型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读懂题干的重要标志就是明白这个题干它是有关于哪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具体用哪个数学模型去解决。
比如,一个计算教室外墙瓷砖总价的问题,我们读两遍题干之后,就应该明白这个题目的数学模型源于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基本图形面积相加,计算出教室外墙的总面积,然后应用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式来计算瓷砖的总价。
数学阅读的重中之重可能就是解决问题这一块的教学了,这一块也是数学测试分数分配比较多的环节,而这一块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弱点。部分学生看到文字比较多的题目,甚至会直接放弃,所以如果我们的数学阅读教学研究能够为此做出一点点贡献,也是我们最初的愿景。
四、数学阅读的美好愿景
1、静心读够
平时我们教学的时候,可能出于很多原因,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严重不足。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家多阅读,弥补课上阅读的不足,但这个要求可能比较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自控能力,家长又在外地工作的学生来说,家长监督不到位,口头作业更难落实。
怎样让学生在学校的阅读时间尽量延长呢?笔者的方法就是课堂尽量压缩教师讲解的时间,课前要求学生尽量早点入班,利用仅有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记忆某一条笔记,课间如果学生活动之余有空闲时间,学生间也可以互相抽背阅读一条笔记等。时间总是有的,只要大家愿意想办法去挤。
2、安心读懂
如果阅读时间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态度问题了。习惯成自然。初期的实践,学生阅读肯定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初期,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多花时间监督他们,当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时,一定要多鼓励他们,特别是平时的小测试,如果通过一个章节的努力,能有一点小提升,一定要加大力度表扬他们。如果进步暂时不明显,也要告诉他们成绩的取得,一定是需要时间成本的。如果长期坚持,学生的心安静下来了,学习一定会有进步。
3、用心读透
就像语文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一样,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也有数学。我们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或是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时,都要慢慢给学生渗透一种思想:只有用心,才能成事。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决定高度。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如别人,只是我们的努力没有别人那么多,我们没有别人那么用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