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雄
惠阳区崇雅实验学校 516211
摘要:在新课标的不断改革的实施下,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关于阶段性教学的衔接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化学学习是一项学习性要求很高的科目,所以,在初高中的化学衔接教学上,教师一定要基于“问题解决”的视角下,进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实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能够顺利从初中的化学学习过渡到高中的化学学习中,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基于问题视角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
关键词:问题解决;视角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前言:在一般情况下,教学上的衔接不良会使得学生在下个阶段上的学习上出现很多的问题,让学生无法适应阶段性的学习,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断层,也导致学生因不适应而没有更好地完成学习的内容。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而高中化学是具有一定研究性和复杂性以及具备一定难度的化学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的过渡上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上的衔接,促使学生能够正常、顺利过渡到高中的化学学习中。
一、初高中化学存在的不同
初中化学主要是基础的化学知识,包含有化学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认识等内容,很多的化学知识都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就可以,并没有化学的深度研究和思考以及复杂的计算。在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的学习时,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点即可。但在高中化学中,包含有复杂的化学反应的学习、化学平衡的学习、有机化学等内容,学习内容深奥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性。学生在理解化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懂得解决化学问题、知道其来源以及化学的实际运用等,在学习的难度上有一定的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会比较困难。因此,初高中化学在教学上做好衔接就显得极为重要[1]。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在初高中的化学衔接上,首先是对于教学衔接的意识不够,不重视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衔接,很多教师都会忽略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没有根据高中化学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化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和锻炼,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中常常感到不适应。最后,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没有以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要求为基础,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得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不懂得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初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上的衔接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初中化学的基础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及增加,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逐步地窥得一些高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做好初高中化学基础上的衔接,为学生高中的化学学习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在化学上面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的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只是对于反应原理的掌握。教师可以在进行反应原理的讲解时对于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以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提前接触有关化学反应平衡问题,使得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教学中注意学生思维模式上的衔接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概念记忆,很少关注学生化学思维模式的建立,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单一的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如果要做好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建立化学思维模式,首先让学生懂得基础的原理,然后让学生探究原因,最后让学生自主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化学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2]。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进行酸的基本性质的探索,一组进行碱的基本性质的探索。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自身的猜想,建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模式。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时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高中的学习内容大多数都是需要理解性的进行探究的。学生由于长时间运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进入高中的化学学习后,无法顺利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理解性的、探究性的进行化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盐放到水中会“消失”?...”等的生活问题,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学习,然后再导入课程,逐步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教师加强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以自身为主体采用的是讲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内容的灌输,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死记硬背。但高中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化学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还应该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内容,切实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溶液组成的思考,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为学生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奠定基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市售过氧乙酸的标签说明文字,让学生思考标签上信息表明的含义,然后导入课程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溶液组成的含义。
(五)做好学生在解题技巧上的衔接
初中的化学解题中,一般都是学生利用概念的套用进行题目的解答,解题技巧过于单一。但是高中化学内容复杂,题型难度加大,如果运用初中的解题技巧,学生很难快速完成作业。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解题技巧上的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解题技巧。
例如教师在学生日常的解题讲述中,不但要将题目的一般方法讲清楚,也要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使得学生渐渐掌握解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有效的提升解题效率。
结束语:基于“问题解决”视角下进行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促进了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提升了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很好地过渡了进入高中的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梁柳敏.核心素养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方法探讨[J].新智慧,2019,(26):54-55.
[3]陈松平.做好衔接工作,当好学生学习的帮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问题探讨[J].读与写,2017,14(3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