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帮红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2
摘要:数学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借助对数学的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高,但是高中数学具有学习内容抽象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消极对待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很多教师都在探索诱思探究学习模式的应用,借助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来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关键词:诱思探究;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引言:如何高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高中数学教师都在反思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基于诱思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诱思探究学习的内涵
诱思探究是一种以诱导学生思维活动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数学教学方法,借助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由于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因此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诱思探究学习模式不仅讲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诱导,还非常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数学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就是因为这一特点,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展开对诱导探究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应用。
二、基于诱思探究学习到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诱思探究学习对于促进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能够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建议教师采取以下策略:
1、认真做好对学生的诱导
在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进行诱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为学生学习制定出明确的学习提纲,使学生能够在提纲的引领之下更加高效地展开学习。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到了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对学生的诱导才能发挥出引领学习的作用,以对学生开展指数函数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按照正常的思路,用细胞分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入。部分学生就有可能因为对细胞分裂这一生理现象缺乏认识而难以更加深入的展开数学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相关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纸张对折的方式来探索折纸的次数与纸张层数之间的关系。由于这项教学y与层数x之间的关系y=x2。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案例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诱导、思维、达标三个环节来展开教学设计
利用诱导探究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诱导、思维、达标三个环节来展开课堂教学设计。诱导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诱导之下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借助探究活动做好思维活动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设计的学习提纲来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列举典型的例题,并就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介绍,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展开对知识点应用的思考与探索,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全面的展开对例题的分析和学习,熟练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达标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这项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留下充足的时间对学生展开教学质量检验活动,检验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项教育活动可以借助提问、到黑板上进行例题的演示计算等方式来展开,只要高中数学教师按照这三项内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对学生把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培养
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区别。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所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培养使高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来展开数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建议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学习提纲的编写,紧紧围绕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知识参考教师的教案,在学习提纲的指导下高效率的展开高中数学学习。
结束语:诱思探究学习模式的开展,对于促进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大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认真做好课堂导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纲的编写,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只要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这些细节性的内容,就能更好地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吴伟.基于诱思探究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8(29):25-26.
[2]张红青.解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微设计[J].高考,2018(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