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21期   作者:韩荣帅 武培雅 魏倩岚
[导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关注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韩荣帅 武培雅 魏倩岚     
        三门峡市第三实验小学            472000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关注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新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欠缺的教师从新手型教师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是当前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新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如何迅速把控数学课堂教学、学会与学生沟通交流、提高课堂实效,值得广大新教师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新教师 教学实效 教学策略 课堂反馈 高效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意味着讲求课堂实效已经成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迫在眉睫。作为一名新教师,当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展开课堂教学。对于这种现象,每位教师入职时都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新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借鉴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予以整合和吸收,并通过转化为己所用。在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实效。
        为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笔者认为新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帮助和引导
        众所周知,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理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学生达到了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一名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如何合理协调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这里首先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之前,首先必须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认清这节课是学生在前面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又将为学生后面学习那些知识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新教师运用教学的量力性原则合理地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新颖,易于学生接受和消化,真正让学生做到“跳一跳,摘到桃”。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活动课《统计》的教学中,要达到“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了解统计在日常中的应用,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的教学目标,最好的方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归类和比较,了解统计的作用及制作方法,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中发现学习。
二、巧妙处理预设和生成,做到“三不教”
        “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就是要求新教师在课堂伊始,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合理设计教案。面对活生生的学生和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全面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善于发挥教育机智。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以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为支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之下,合理处理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适时地掌握预定的教学内容,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同时,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三不教”原则:对于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缓坡度的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时,教材的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的欣赏、画对称轴、了解轴对称的特征和画轴对称图形等环节。而调整思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解轴对称的特征、画轴对称图形”等内容上,这却恰恰是学生存在问题最多、需要花费精力研究的地方。
        三、改变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就需要新教师适度的运用教学艺术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本节课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关注个性”,强调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看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不肆意抹杀学生学习的独创性和积极性。打破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数学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切实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现和生成的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0乘任何数都得0”时,通过讨论“0 ×(?? )= 0”、“(?? )× 0 = 0”,学生知道(??? )里可以填写0、1、2、3……。通过引导,有的同学大声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得0,任何数和0相乘得0”。此时,教师予以表扬,这样不仅增加了他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全班同学加深了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四、锤炼教学技巧,巩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新教师,笔者在这里针对课堂反馈和作业批改,浅谈一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小技巧。在布置完本节课家庭作业后,一定要对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作业完成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即便是数学作业,也要明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通过迁移使学生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对于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求学生重做也不为苛刻。在家庭作业的检查方面,可以要求家长签字,真正使教师争取到家长的配合,督促和指导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在试卷讲评环节,一定要布置学生做百分卷,做到查缺补漏。为了更好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还要要求学生不仅会解题,而且要学会根据所学知识点出题练习。比如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通过数学作文的形式加以巩固,使知识的学习真正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对于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学生方面也不容忽视。这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对自身的要求,并做好课堂监控。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集中,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并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教学相长、民主平等,共促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
        以上便是笔者对新教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些拙见,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要灵活一点,双基训练要扎实一点,教学容量要厚实一点,使学生思维更为活跃。当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和总结,为打造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肖川主编.《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2.
[2]《小学数学教育》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