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第一中学校 036900
【摘要】:在高中时期,高中数学是高中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数学与小学、初中数学相比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加深,高中生要通过自主学习、自己不断的探索和思考问题,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高中数学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面对问题时使用的逻辑思维模式。本文主要介绍在高中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下面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和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大胆尝试,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慢慢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基本理念,也成为适应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思考,散发思维方式,进行逐个掌握,而在高中时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来说有积极的促进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响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积极培养全能型人才[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要求逻辑性和理论性极强的学科,高中数学是从基础向高等数学过渡的一个阶段,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高中数学的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首先要拥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激发自身对学习的学习动机,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兴趣,就会投入比平时更大的精力去学习,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对高中生而言,如果获得知识的途径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会缩小知识面,还不利于扩大知识量和对知识更加全面掌握,对学习实践有了局限性,为此,高中生要合理使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预习,仔细检查课堂上是否有对知识的遗漏,弥补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不足,这样不仅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往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2]。
二、在高中教育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培养路径
(一)、改善在传统方式影响下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效率
长期以来,学生受到的教育大多以“填鸭式”或者单向的知识灌输为主,这样就使得高中生的学习一直处在被动状态,现代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就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相反,前者是引导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后者是通过老师单方面的教学,学生不能充分的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老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注重知识定理的掌握程度,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所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思维散发能力视而不见[3]。长此以往,十分容易感到鼓噪乏味、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而在新型教学方式下,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情况下主动学到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常有两个表现方式,首先可以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通过老师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以探索者的身份处于问题中,找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
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推动力是相当大的,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才会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动机,根据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独自解出一道题目,获得的成就感,或者在课堂教育课堂中老师提问问题,学生自主回答,回答对了后,学生在这个时候就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结论: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独立自主性有利于高中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发掘未知的潜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影响到高中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杨丹.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科技视界, 2015(9).
[2]刘影. 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3, 000(071):61-61.
[3]雷郭生. 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3(11):121-121.